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针对低龄老年群体,推行时间银行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2-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众服务的时间存入机构,由第三方平台进行时间存管,在自己年老时或有需要的时候按需从中兑换服务,由此建立的一个公益类银行账户体系。需要服务的市民可通过线上按需下单,志愿者将点对点上门服务,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转换成“时间币”,以便后续再进行兑换服务。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主要分为三类:低龄老年群体;辖区内政府各部门、幸福党建联盟等志愿者;有志愿意向的在校大学生。经了解,1962-1976年婴儿潮人口在未来几年将进入老龄化。预计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当今的低龄老年群体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养老难题,也意味着这部分老年人对未来的养老模式会更加关注,因此向低龄老年群体普及“时间银行”这类在国内方兴未艾的互助养老模式并调查该群体对时间银行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概念普及—帮助低龄老年群体了解时间银行
据调研队队员调查,低龄老年群体中,从事服务业和已退休的老人占多数。实践队员来到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低龄老人家中进行访谈,在交流中宣传了时间银行这一概念。在提到公益与志愿服务等字眼时,62岁的王伟表示“志愿服务经常做,这种志愿形式还是头一次听说”。实践队员了解到,王伟在政府部门从事清洁工作,平日比较热心肠,经常做一些打扫街道卫生,十字路口站岗等志愿服务。听完队员的介绍后,王伟对时间银行表现出较大兴趣,她表示“志愿活动是好事,我现在还能活动活动,现在多为别人做点,以后老了也能有个保障。”与王伟相反,已经退休的张先生还固守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对时间银行持保守态度。为了减轻像张先生这样的老人的疑虑,实践队员在走访老人的过程中也在向他们普及时间银行的相关政策与一些地方的实施条例(《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国家规划(《政府工作报道》)等。
 
 
作者:黄贤舜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