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探索渔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黄霓)任家台渔村,初印象清新宜人。蜿蜒的小路上,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透露着岁月的厚重和历史的沉淀。渔船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轻轻摇晃,渔民们忙碌而又从容地修补渔网、打理渔具,彰显着这片海岛独特的生活韵味。夕阳西下时,渔村群山环绕,渔舟点点,宁静中透着一丝丝安详与宁静。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三农”社会实践队在1月13日前往日照市任家台村进行渔村发展的调研,实践队员通过与村民的交流采访与切身实践,体会到了新渔村的发展。
淡季收入,发展经济
淡季来临,对于任家台的渔民来说,意味着经济上的一段不易。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在淡季期间,渔民们的收入普遍较为有限。由于海上捕鱼和养殖活动受到季节性限制,渔民们在这段时间内往往面临着收入减少甚至停滞的情况。因此,淡季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挑战。在这个季节里,许多渔民会以维持渔具、生活和家庭为主要目标,以渡过这段经济负担较重的时期。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交流 中国青年通讯员 黄霓 供图
面对淡季的经济压力,一些年轻人选择出去养殖或打工,以寻求更多的经济来源。我发现,这些年轻人在外打工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通过务工或者在附近城市从事临时性工作来增加家庭收入。而对于一些有条件的青年,则选择在淡季期间投身到水产品养殖等相关行业中,帮助家庭渡过经济难关。同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对传统渔业的依恋,选择留守家乡,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来支撑生计。这些青年的选择和努力,既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也是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和探索的见证。
旅游产业,支撑经济
与淡季不同,旺季对于任家台的渔民来说,往往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在旺季,渔民们的收入会有明显的提升。随着气候的转暖和海水的温度升高,捕鱼和养殖活动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任家台的旅游业在这一时期也日渐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和收入。渔民们常常通过捕捞到的鱼类来迎接这一时期的经济盛景,同时也将海产品进行加工,满足游客的需求,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创新产品,增加收入
在采访中,我了解到,渔民们对于捕捞到的鲜活鱼类通常会进行自己的销售安排。一些渔民会直接到当地的市场或者村镇进行售卖,从中获得收益;而也有一部分渔民会将鱼类销售给相应的收购厂家。同时,我还了解到,部分渔民会将捕捞到的鲜鱼进行加工,制作成为鱼干、鱼丸等特色海产品,以适应旅游旺季和外地销售的需求。这一系列的销售和加工活动为渔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并且也促进了当地渔业产业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民清洗海蛎子中国青年通讯员 黄霓 供图
在此次对山东日照任家台渔村的实地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渔民们生活的季节性变化对其经济收入的影响。从淡季收入调查到旺季收入与旅游业的情况,我见证了渔民们在不同季节里的艰辛付出和努力拼搏。尤其是在淡季期间,渔民们面对经济压力,通过外出养殖和打工等方式,积极应对生活的困难,展现出顽强的生活意志。而在旺季,他们通过捕捞到的鲜活鱼类的销售和加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收益。
在采访实践中,我对山东日照任家台渔村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渔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渔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在淡季繁忙时耕耘海洋,在旺季迎接游客,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我为他们的奉献和拼搏精神感到钦佩,也为渔村经济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有了新的发展前景而感到欣慰。展望未来,希望通过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任家台渔村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让渔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也让渔村的文化与产业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绽放出新的活力。愿渔村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渔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和采访,在任家台渔村的亲历亲为中,我对渔村经济的特点和渔民生活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渔民们在经济压力下,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积极应对生活的各种困难。期待这份对渔村生活的记录与探索,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关注并支持渔村经济的发展,让渔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