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科技助农树新风,献力乡村种植经验升级|“薪火永不缀,秉烛铸民魂”宣讲实践团活动展示

发布时间:2023-11-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科技助农树新风,献力乡村种植经验升级|“薪火永不缀,秉烛铸民魂”宣讲实践团活动展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20日,天津仁爱学院“薪火永不缀,秉烛铸民魂”宣讲实践团来到天津市静海区华源小学向同学们介绍被誉为“中国黄花之都”的山西省大同市,并以“科技助农,智‘惠’乡村”为主题,运用自身专业知识,进行科技知识普及。

实地考察
大同是山西省种植黄花最早并且栽培面积最大的城市。全市黄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4,以品质好,个大肉厚,油多嫩脆而著称,全市共有黄花产加销经营主体175余家,开发黄花菜品、食品、饮品、功能食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亿元。大同黄花产业已成为全国黄花产业发展的标杆。

问卷访谈
实践团成员收集资料,并走进云冈区新胜街道周边街道进行调查问卷、访谈。得知目前周边已建有17家大型黄花产业园、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51家合作社,周边地区种植面积超过1000公顷,村民种植黄花积极性直线增长,黄花迅速成为致富的大产业。

调研学习
黄花属于经济作物,相对于小麦、水稻、大豆等作为主粮的粮食作物,无论是种植范围还是前辈经验都较为稀缺,经过信息搜集,实践团成员观察到相关农业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上仍有许多黄花种植问题尚待解决,例如大部分地区黄花种植和加工有采摘难、晾晒面积困难、病虫害防治水平达不到要求等问题,阻碍了黄花的可持续发展,致使无法发挥其特色农业的潜力。
通过筛选问题,查阅资料,整理总结,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当地先进大规模标准化的黄花种植产业园请教相关问题,经过学习和讨论,实践团成员为此次调研学习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并将之投放到农业平台上作出回应。
传统农业思维要进行转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抓手,实时获取农业数据,反哺农业生产。通过万物互联,生成海量数据,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决策效率,合理运用人工智能,缩短农作物研发进程,保留植株理想性状,塑造完美作物株型,为农作物增产提质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努力创造出更安全、更高效的农作物,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农产品。

在实际运用中,黄花应该搬进种植基地,提供更多专业化技术指导,依靠科技进步和工业化升级带动产业进步,通过媒体和电商等途径扩大宣传等。
实践团成员将对“中国黄花之都”的调研成果整理总结,发布到“e亩田”农业平台上,给更多有想法、有决心种植黄花的农户和地区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学习了黄花菜的种植历史及种植方法,更是向“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的目标迈进一大步,练就了勇于探索、广交好友的胆气,形成了积极乐观、主动服务的态度,塑造了系统思考、理实结合的能力。今后,实践团将持续通过农业平台,将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推向全国各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薪火永不缀,秉烛铸民魂”宣讲实践团
  • 记我在北京的第一次实习
  • 记我在北京的第一次实习
  • 到北京实习在之前是没有想过的,没有想到今年夏天的第一次实习,带给我这么多的感触。其实实习并不难,但是要敢于去尝试!
  • 11-17
  •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顺利开展“童年一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