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查问卷。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为了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许多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帮扶留守儿童学习的行动中。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等问题。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其次就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还有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从七月四日开始,活动至五日结束,每天上午、下午各两小时,活动期间拍摄留守儿童相关视频,记录信息,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查问卷并线下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作者:郭晶晶 来源: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青鸟计划,岗位见习
- 为增加大学生的家乡归属感,充实当地单位工作力量,增加大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激发青年学子返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青年人才回
- 09-21
- 乘时代之风,谈中国之治
-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从实现了最广大人民广泛持续参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到“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扶贫方略,再到
- 09-21
- 交通安全 伴我出行
- 为增加小朋友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培养小朋友们遵守交通规则的生活习惯,7月20日,地理与环境学院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童
- 09-21
- 爱国心相守 民法典相伴
- 为帮助群众深入了解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影响程度,7月16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09-21
- 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泰山魅力
- 为进一步提高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认知度,弘扬泰山文化,讲好泰山故事,传播泰山声音,展示泰山形象,7月30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于泰安
- 09-21
- 爱国之心相守 烈士精神永存
- 为缅怀先烈事迹,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7月16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服务队于聊城市烈士陵园
-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