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发布时间:2023-09-2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非遗文化我国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调研活动把展开“非遗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为主要内容,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到了现在以后,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已经不断的消失,这就导致了我国很多传统技艺大面积消失,有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技艺更遭到遗弃或者是流失海外,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极为不利的,也是国家的重大损失。
      非遗文化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它们都在某一时间段内直观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具有经济、科学、社会方面的价值,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和审美的体现,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十分重要,其传承过程也是对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维护。
   通过本次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正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与世界和平、人类和谐和共同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藉此翘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郭晶晶 来源: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
  • 非遗文化我国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非遗文化的
  • 09-21
  • 普及法律法规,全面依法治国
  •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法律的地位也越发重要。但目前我国人民对法律的掌握情况还不是特别好,特别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
  • 09-21
  • 普法于耄耋,传承助非遗
  • 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人虚心学习、久久为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包括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内的
  • 09-21
  • 推进普法教育,助力全面依法治国
  • 推动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居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推动社区法治建设,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加强
  • 09-21
  • 参观红色纪念馆社会实践推文
  • 红色景点是指具有红色革命历史意义的景点。通过参观这些景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许多烈士英雄们的英勇事迹,领会到他们为
  • 09-2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