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传播爱热情暖童心
为了让社区儿童度过一个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平安快乐的暑期生活,同时,为了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夏日寻梦行,支教沂水情”教育关爱团于7月10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崔家峪镇南垛庄铺村开展相关社会实践,进行支教活动,共同助力支教团队的建设与支教活动的开展,深入乡村基础教育,对三至六年级学生展开课业指导,并开设如手工课、书写课、体育课等多种特色课程。教育关爱团成员集思广益,共同讨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开展动物手工课,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
动物世界无奇不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同学们动物保护的意识,教育关爱团的成员们开展了动物手工课,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动物的世界,一起用太空泥捏出各式各样的小动物。
在课堂开始之前的准备中,实践队员聚在一起,用太空泥为小朋友们捏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方面,是作为小礼物送给小朋友们;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自己捏小动物的一个参考物。提前的演练也是为了动物手工课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实践队员切身去捏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掌握了各种形状怎么捏最好看,了解了不同部位之间怎样衔接最真实、牢固。这样,在课堂上,实践队员就可以先给小朋友们传授一下自己的经验,小朋友们再动手去做。
在课堂上,老师寓教于乐,在做手工的过程中交给了孩子们许多额外的知识,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那些可爱、有趣、威猛却又濒临灭绝的动物们,通过捏太空泥的方式,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保护动物的意识;课堂上,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边制作,一边请教身边的老师们,捏出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完成以后,他们高兴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儿童手工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在手工课上,孩子们热情高涨,激情地和小伙伴以及老师们分享自己捏出地小动物:“老师,你看,我捏的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你看它圆圆的多可爱呀!”“我捏的是大老虎,啊呜,大老虎来喽。”本次手工课的开展,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堂生活,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开设趣味书法课,拓宽学生视野
根据实践队员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毛笔字。于是队员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趣味书法课,为孩子们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书法。实践队员介绍笔墨纸砚的由来与用途,并给学生们准备毛边纸与毛笔,告诉他们运笔、书写的技巧,手把手教孩子们书写毛笔字。学生们对书法课充满了兴趣,每个学生都端正姿势,十分珍惜可以练毛笔字的机会。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期待地问实践队员们:“老师,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练习毛笔字呀?”实践队员们看着一张张期待的面孔,对学生承诺后续的课程会继续开设书法课。书法课的开设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的同时,又向学生们传播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次的支教活动,实践队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多样的课程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渗透多方面的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每节课结束后,实践队员会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优点并加以学习,找出漏洞和不足并在后续的课堂上进行优化,实践队员之间也会互相讨论学习,借鉴经验,为之后的实践打下基础。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