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抚今追昔,通山竹雕“腾飞”

发布时间:2023-09-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抚今追昔,通山竹雕“腾飞”
       通过实践团第一天的调研,团队成员对竹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湖科布谷鸟工作室对竹编(非遗)的改良与创新也给团队成员在竹雕的发展上有了新的启发与思考。咸宁素有“楠竹之乡”的雅称,由咸宁竹子雕刻的通山竹雕也是十分精美。
通山竹雕,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主要以竹片为原料,采用“圆雕、镂刻、镶嵌、浮雕”等多种技法,竹雕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并配以竹节、雕刀、牙签等辅助工具制成艺术品。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竹雕传承者用竹雕刻着鎏金岁月,用刀雕刻着时代变迁,如今,通山竹雕“插上”了市级非遗的翅膀,一批爱竹、潜心从事竹艺之人也定将助力竹雕的发展。
       为了深入探索竹雕的雕刻技艺,7月1日,实践团在金馆长的帮助下拜访了通山竹雕的传承人罗望来老师。

图1 罗望来通山竹雕工作室
 
回首过去,竹雕发展一波三折
       时光荏苒,记忆追溯:先民们用竹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具,在竹制品上施加装饰。将符号或文字刻在竹上,称为“竹简”。而后,竹雕逐渐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形成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我国是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竹文化底蕴更是深厚。竹,以朴实的风骨,以艺术的姿态,步入寻常百姓家。
没有一份真情,确实无法坚守,尤其对一种民间艺术,尤其在这个浮躁社会中。 清后期至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中国的城乡手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导致了竹雕艺术慢慢走向低谷。此时的竹雕作品技法显得单一、平浅,作品既无创意,层次亦少,且缺乏艺术感染力,画面也呆板,刀法缺少飘逸灵动。一度,竹雕发展停滞不前。
但是依旧有人热爱竹雕艺术,通山竹雕第五代传承人罗望来从小便跟爷爷学习竹雕。耳濡目染加上刻苦钻研,罗望来便对竹雕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跟随木雕师傅学习深浮雕、透 雕等雕刻技艺,并把其运用到竹雕里,罗望来从实践中学习,又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中,使得如今的竹雕技术于蒙尘中再次熠熠生辉。

图2 工作室内景
 
展望未来,竹雕再次“腾飞”
       在罗望来老师的工作室中,大到凳子、沙发椅、圆桌、等大中型家具,小到拨浪鼓、灯罩、灯座、 笔筒、书签等竹工艺品,琳琅满目。传承人通过当地非遗馆馆长及相关政府部门安排活动来参展展示自己的竹雕作品,不仅能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欣赏竹雕,也能吸引一些喜爱竹文化者前来交流和定制属于自己的竹雕产品。与网络购物平台上的量产成品不同,定制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雕刻其提供的稿件和想法,不仅能做到高达百分之九十的还原度,而且由于每一次雕刻都受传承人的感觉影响,保证了每一个定制雕刻作品的独特性和珍贵性。据传承人所述,竹本身由于文化气息浓厚,小物件的竹雕作品常用于文人雅士把玩,短竹片茶则可用于量取茶叶、放置茶叶及展示茶叶,还有一种叫“臂搁”的竹片用于写毛笔时搁手。长竹片则可用于装修木架,大物件竹雕作品可放于观赏展示。由于竹子因氧化颜色会随着时间变深,其变化过程也吸引着许多文人接触竹雕。
 图3 罗望来老师的竹雕作品  
图4 罗望来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竹雕
      虽然如此,竹雕发展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片小竹片的制作工期大约在一星期,制作耗时耗神。作为一种小众文化,其因工艺流程复杂、价格昂贵,目前用于观赏居多,市场流通较少。但是传承人目前也面临着因非遗展览活动较少,自己参展价格过高的问题,阻碍了竹雕文化的传播,这是目前一大痛点。

图5 实践团成员与罗望来老师进行交流
  图6 实践团成员与罗望来老师及其家人合影

      对此目前,政府已加强对通山木雕老艺人和散存于各地区的实物进行调查,抢救性地保护通山竹雕传统技艺,并全力完成《通山竹雕》教材编写工作,未来也会让让通山竹雕走进县职教中心课堂,并在职业院校设立竹雕专业,扩大通山竹雕的影响力。竹雕的发展也会紧握新的机遇,搭上时代的顺风车再次“腾飞”。
 
作者:竹韵云书暑期社会实践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三下乡金寨行:环境旅游双循环,地质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