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兰州敦煌观生态品文化探科技保护母亲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甘肃省兰州市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近物所)进行参观学习。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科院实验楼前合影留念 夸克物质研究解开宇宙的奥秘。实践团成员18日上午听取了由中科院近物所张亚鹏老师关于夸克物质研究的介绍。他介绍了当前物理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暗物质、中微子有质量吗、在极高温和高密是否存在新的组织形态、质量的起源是什么、物质最小的单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宇宙中的正反物质不对称等问题,成员们听了之后对宇宙有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表示想加入课题研究。“我们会尽力给实习生们提供物质条件”张亚鹏老师说,“在我们这里一定会给大家我们所里最高的待遇”。这不仅是对大家的承诺,更是表达了中科院近物所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决心。
图为中科院老师在为成员做实验室介绍 “大家男女比例看来还不错啊”核物理中心实验室负责老师一见面就和大家开了个玩笑,打破了紧张的氛围。简单介绍实验室里的仪器之后,老师带着实践团成员们到地下一层实际参观了大型仪器。“现在核物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用我们的大科学装置大加速器去想方设法地产生自然界当中没有的这些原子核并去发现、研究他们的各种表现出来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进行重新总结、归纳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原子核的认识,找到一种更加终极的原子核的规律”介绍老师表示目前我们已经认知的原子核的各种规律实际上是不具备普适性的,核物理现在还在大发展时期。实践团成员们听后纷纷表示对核物理的前景一片光明,有兴趣深入了解。随后老师带着成员们参观了各个终端:测量原子核质量的装置、测量时间的探测器、读取发射粒子的塑料闪烁机等等。
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听取了由中科院近物所原子物理中心各个研究组的老师们对他们研究工作的介绍。邵曹杰老师介绍了高电荷态重离子的x射线谱探索:每个元素都有它的特征x射线,这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x射线线谱就是元素的“指纹”,同时,特征x射线广泛应用于医学、新元素的发现以及考古等领域,这让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大的提高了大家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有朱小龙老师介绍的反应显微成像谱仪、钱东斌老师介绍的核能材料性能优劣的原位、实时感知技术研发等。
中科院秉承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办院方针,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着成员们,一位位随和可亲的科研人员更是打破了大家对于科研工作者的固有印象,此次中科院之行成员们收获颇丰,对未来规划也有了一定认识,融“核”共“近”,让我们同科研工作者们一起,共同致力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