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 衡水7月25日电 许强(通讯员)2023年8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文祥蕴、王诺等一行人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台城村开展了实践活动,通过采访、实地调研、讲解等环节,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李建抓先生的丰功伟绩和台城特别支部纪念馆的点点滴滴,见证了那段伟大历史,从红色文化中感悟到党的苦难与辉煌。丹心负使命,不泯青春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对我党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他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作为守好红色江山的中流砥柱,势必要将红色基因好好传承下去。
“自古雄才出燕赵,慷慨悲歌贯九霄。‘两个第一’彪青史,‘台城星火’缘大钊。”192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台城特别支部在此建立,台城特支的诞生,在广袤的农村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小队成员来到安平县台城村参观了台城党支部纪念馆。对台城特别支部进行了解后,实践队员们发现一位老党员——李建抓先生,一位为红色文化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图1为团队队员于台城党支部纪念馆前合影 陈晚心 摄
通过参观台城党支部纪念馆的陈列展览,让成员们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了解,深刻了解党的开展的故事与其中的艰辛,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万众一心,星火燎原,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员细致的介绍,仿佛将队员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弓仲韬先生为革命事业无私奋斗的故事令人动容。采访纪念馆馆长时,她说“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们来到我们台城党支部纪念馆,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让更多的人了解党、追随党”,队员们对党支部纪念馆的如今感到十分欣慰。
图2 为实践队员们与台城党支部主任合影 陈晚心 摄
对台城党支部纪念馆进行参观后,队员们踏上了对李建抓先生的采访之旅。李建抓,195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安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曾获中国好人、河北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李建抓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台城特支的求证人,无论是十多年如一日对安平县和冀中红色文化的挖掘研究,还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李建抓都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拍摄《台城星火》的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弓仲韬的生活情况,李建抓3次到哈尔滨。“弓仲韬曾和小女儿弓乃如在哈尔滨生活了8年,要想真正了解弓仲韬的经历,就必须循着他的足迹走下去。”李建抓称,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弓乃如的档案,有时晚上睡不着,天一亮就去馆外等候。他经常白天走访,晚上睡在列车上,这样既节省时间又省住宿费,有时午饭都顾不上吃,甚至脸也被冻伤。即便这么难,他都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因为心中红色的信念支撑着他。是他一颗对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的热爱的心,是他敢于追求真相,实事求是,保全了台城党支部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荣誉,是他以拳拳爱国之心,传承红色文化,积极探访老兵。在采访环节,李建抓先生回顾着当时拍摄与求证阶段的艰难,仍记忆犹新。但他仍表示“我并没有做了多大贡献,也没有什么特殊经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红色文化需要传承下去,总要有人去完成这个光荣使命!”参观结束后,队长文祥蕴表示:“参加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可谓是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感悟走。我们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我们新一代青年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次红色之旅让成员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员们更加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奋斗,如何牺牲,以实现他们的理想与目标的;看到了我们的国家是如何在困境中奋斗,在苦痛中坚持,如何从一片混乱成为如今模样。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做桥梁,任凭鲜血染红了旗帜我们应当让红色基因成为鼓舞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内核动力。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