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粹和,当地居民习惯称她一声“粹和姑”或是“粹姑”。殷粹和本姓王,是1897年出生在县北赵家河(今牛镇区)人。只因她小时家贫被抱给殷家做等郎媳便改姓殷,殷家的母亲很疼爱器重她,给予小粹和以最好的教育,在只有男子能读书的年代,粹和争取到了与他们共上学堂的机会,相对于村里其他的女娃娃,她学到更多新的知识,待年纪稍长时,获得了表亲的支持,于是离家与表姐朱玉莲到九江儒励书院就读。民国22年(1933),36岁的粹和考取了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护校,毕业后又成功获得南丁格尔奖资助到美国留学。民国25年(1936)她回到祖国后,在上海吴淞口创办公共卫生训练班,培训医护人员。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避难到江西彭泽县,她主动承担了该县街道妇产科工作。抗战结束后,她先后受聘在广州协济医院担任过护校校长,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担任副院长。
图为殷诗东爷爷在给陈鹏飞老师讲解粹和生平 安徽师范大学 余文艺 摄
殷粹和终生忙于事业,并未结婚。在民国26年时,殷粹和与同年同月出生的叶成林女士,在九江市共建一幢住宅,各取一字定名为“和林庐”,二人同居,情同骨肉。造化弄人,1966年,殷粹和因患鼻癌医治无效逝世,终年69岁。江西省政府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在她临终前将价值5万元的财产全部上交国家,在江西南昌、九江一带享有盛名,她是殷氏宗族后代提及都不得不称赞佩服的女士先辈,当地的村名在提到她时都竖起大拇指表示:“粹姑是村里走出来的了不起的女士乡贤!”
图为学生在观看殷粹和生平展板 安徽师范大学 刘静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