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记录:乡村品牌建设的困境与无奈 ——以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村为例
实践记录:乡村品牌建设的困境与无奈
——以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村为例
引言:
乡村品牌建设是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村的调研中,我发现该村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困境和挑战。通过与当地一位亲切朴实的爷爷的交谈,我深切感受到村庄缺乏品牌建设意识以及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情况。本文将以真情实感,从品牌建设不成功的角度出发,展示乡村品牌建设面临的难题与思考。
一、调研地点与目的:
调研地点:石家庄市行唐县上方村
调研目的:了解乡村品牌建设现状,探讨品牌建设不成功的原因,认识农民收入不高的现状。
二、走访与采访:
我来到了上方村,村民们勤劳忙碌地在田间地头忙活着,而这其中的主要作物就是玉米。我深入村庄,观察了农田、农民的生活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在村庄中,我遇到了一位名叫李爷爷的乡村老人,他是上方村的老字号农民。李爷爷是个非常亲切和蔼的人,他愿意与我分享他多年来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和见解。我们聊了乡村品牌建设与农民收入的话题。李爷爷告诉我,上方村的农民们长期以来都在将玉米等农产品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缺乏品牌建设意识,他们无法将农产品转变为有品牌价值的产品。他认为农民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才能在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方面取得成功。李爷爷谈到了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他说,农民们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情况。然而,由于市场波动和价格不确定性,农产品的价格时常波动,导致农民的收入不稳定。此外,农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缺乏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生产环节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保证。缺乏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也使农民难以应对市场竞争。
通过与李爷爷的深入交流,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上方村乡村品牌建设不成功和农民收入不高的原因。这次采访让我意识到需要加大对乡村农民的支持和引导,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品牌意识,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品牌建设的不成功原因:
1.缺乏市场洞察力:农民们很少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也没有精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导致他们在品牌建设中缺乏策略与方向。
2.缺乏销售渠道和推广平台:上方村地处偏远,与城市市场的接触有限,缺乏灵活多样的销售渠道和专业的品牌推广平台。
3.缺乏品牌管理与培育:村庄缺乏完善的品牌管理机制,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文化,无法在市场上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品牌。
四、农民收入不高的原因:
1.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农产品市场价格时常波动,使得农民的收入受到市场的影响,收入的稳定性较差。
2.生产环节的薄弱环节:上方村的农民们没有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量无法保证。
3.缺乏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农民们在农产品的种植、灾害防控以及销售等方面缺乏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的支持,制约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思考与展望:
面对上方村乡村品牌建设不成功以及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提升品牌意识: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洞察力,让他们认识到品牌建设对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2.拓宽销售渠道和推广平台:通过建立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乡村农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提供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支持:建立健全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为农民提供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提升他们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决策能力和竞争力。
结语:
通过与上方村的走访和与李爷爷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乡村品牌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农民收入不高的现状。然而,通过加强品牌意识、拓宽销售渠道、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努力,我们有信心找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乡村品牌建设的力量加入进来,共同助力农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乡村品牌建设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李泽茹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