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8月24日电(通讯员 夏可 胡丽婷 周子榆 朱晓豪)生育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节点,由于过去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行,中国人口即将负增长,生育率走向低迷,育龄妇女规模见顶下滑,全面二孩效应消退。为此,2021年5月31日,中国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推出三胎政策而此次的“三胎政策”社会实践则是让湖北医药学院“医”路生花暑期实践队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大众对该政策的真实反应。以下是小组成员做社会实践的相关情况。
6月22日下午,小组在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五堰步行街。通过社会实践宣讲和访谈等方法,多方面了解大众目前的生育意愿,相关顾虑以及各种影响因素。

图为实践队成员周子榆在街边与路人进行交流讨论。
实践队随机找了五位人询问对此政策的看法,其中有两位老人,两位学生和一位三胎母亲,这五位人的看法中有两种:一种为赞同,一种为不赞同。两位老人认为开放三胎政策是对的。
老人家认为因为国家的未来是需要人才的,只有人才多啦,中国发展才会变得更快,才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他们都是老一辈人了,吃过苦日子的,现在好时代到了,就是希望多看看孩子,也算是为了建设国家。
两个学生认为开放三胎想的不是很全面,因为本来两个孩子开销都已经很大,对于一个富裕的家庭来说可能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一个人也挺好的,照顾自己都照顾不好,还生孩子,做不到。
一位三胎母亲认为一个人选择了一件事,一定是有得有失。她说:“压力当然有。之前有二毛的时候,家里的生活也还说得过去,今年又来了一个妹妹,经济上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老大老二要上学,还报了补习班。家里还有房贷,现在只有孩子的爸爸在工作,很辛苦。每天看着孩子们的变化,看着他们健康成长,看到他们从襁褓中的婴儿,到某一天,突然会走路了,甚至会跑步了,又看到他们从咿呀学语到完整地交流互动,喊妈妈,甚至会发脾气,这些画面时常让她感到很幸福很美好。 孩子以后也不会是一个人,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也有个照应。”

图为实践队成员夏可在商场内交流。
经过沟通与调查,大多数居民生育三胎的意愿不太明显,主要是来自家庭和育儿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一居民表示:孩子养育成本太高,孩子的养育成本不仅仅包括他的衣食住行,还包括了教育费用。而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惜花重金买下学区房,这无形之中又极大的加重了养育成本。
“此外,孩子生病之后,不仅仅需要花掉大量的医疗费用,还需要家长腾出时间来照顾孩子,可是请假过多又会造成收入下降。”

图为实践队成员朱晓豪在校园内进行志愿宣讲。
在宣讲结束后,一位三胎妈妈主动向实践队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因为她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五年多,或许是天生的,或许是从事行业的关系,她对孩子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之情。很多妈妈会觉得养育三孩会很辛苦,起初,她也这么认为,但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苦。育儿过程中,她也和他们一起成长,在孩子身上她也积攒了很多教育心得,或许对她的事业也有一定帮助。同时她也表示有不少人觉得,三孩家庭的经济负担重。在她看来,每个三孩家庭都会从自身家庭情况出发,在条件允许的范国内,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最核心的,不在于要给予孩子多好的物质条件,而在于满足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才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目的都是希望他们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经过本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切实的感受到了三胎政策对于解绑社会老龄化、改善人口结构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目前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有待于加快推进。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