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海大学子三下乡:“杨”清激浊,共富之“梅”

发布时间:2023-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2023年7月6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学“乡”约舟山调研团来到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开展关于舟山晚稻杨梅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活动。团队以倾听者的角度,纵观白泉镇乡村振兴前后的变化。
                                                    
图1 图为团队成员与阿军家庭农场负责人合照

  调研团深入白泉镇的杨梅种植园、合作社和杨梅销售市场等地与当地农民和相关产业经营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居民对晚稻杨梅种植、品质、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态度和需求。同时,调研团认真观察了杨梅的种植情况,白泉镇的晚稻杨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质不断提升。农户们参与合作社与企业合作,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模式,提高了晚稻杨梅的产量和品质。不仅农民的直接经济收入快速地增长了,而且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支持下,拓展了产业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图2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杨梅基地

图3 图为舟山晚稻杨梅
 
  乡村振兴后的白泉镇充满着活力,但满招损,谦受益,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据调研团调查,目前杨梅的销售渠道还相对狭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商贩,因此存在一定的销售压力和不稳定的情况。调研团负责人表示,将会汇总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撰写详尽的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杨梅种植合作社,为晚稻杨梅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指导。期望在不远的未来,能促进当地晚稻杨梅产业的健康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图4 图为杨梅篮子

图5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依靠理论课堂,也需要加强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实践是行走的思政课,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调动起师生对社会实践的能动性,也就是调动起师生对中国实际的思考与认识。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提供了学生们实践的机会,也促进了校地合作与互动,为浙江海洋大学的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学生应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服务“三农”,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中去!
作者:卢欣怡、裘天航、张理振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乡”约舟山调研团
  • 普法进社区,共创法治文明新风尚
  •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法治文化建设。通过向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 08-24
  • 海大学子三下乡:“杨”清激浊,共富之“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