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乡’约东南,稻香‘助’梦”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调研乡村振兴现况、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积极相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将专业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青春之名为祖国美丽乡村建设奉献力量。
走进东南村,助力乡村振兴 6月27日,实践团队走进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村路两旁的水杉苍翠葱郁、稻田里的秧苗俨然排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红旗飘扬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建筑最上方“党耀东南 禾美乡村”八个大字赫然屹立,诉说着东南村近年来的发展:在党建引领下,以稻米产业为基础,走出了一条绿色的美丽乡村之路。依托“村社合一”模式,东南村大力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统一耕种;同时,村里还注重提升绿色有机大米质量,请专家、引技术,建成了有机稻米良田示范区,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高效益。东南村生产的系列软米在全省创出了“夏墅”品牌,并陆续通过了“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荣获了江苏省“名优产品”等称号。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调研乡村发展历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宣讲新时代新风尚等环节中充分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同时希望以东南村为先进个例,将从当地学习到的乡村振兴政策和方针转化为经验以及成果,通过调研活动,传播优秀的乡村振兴方案,并把团队的新想法留在乡村。

图为东南村俯瞰景色。
走进东南仓,感悟“稻”法自然 党群服务中心旁是东南村为传播稻作知识建成的稻米主题文化馆“东南仓”。“东南仓”稻米文化馆设有“寻稻”“稻法”“米香”“家土”和“今昔东南”五大展厅,融合稻米文化与乡村文化,带领参观者踏上“寻稻”之路,掌握有机“稻法”,收获来自大自然的“米香”,沉浸式感受稻米文化的魅力。展馆通过大量实物资料,图文并茂地讲解稻子的生长过程,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出来的稻米,纯天然、无污染,口感软糯香甜,深受市民欢迎。在传播稻作知识的同时,展馆也弘扬着传统农耕文化,兼具物质粮仓与精神堡垒的双重属性。
步入其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大米的起源、稻文化的发展脉络、大米从种子到成品的过程,全方位了解大米的前世今生,掌握有机“稻法”,收获来自大自然的“米香”,沉浸式感受稻米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体验了插秧以及犁耕、石磨等传统农具的使用,感悟了传统农耕的魅力,在“稻”法自然中,灵魂产生了共鸣。
通过本次的调研,团队成员沉浸式地感受了稻米文化的魅力,认识了稻田里走出来的美丽乡村东南村,见证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之间的融合,东南村的故事从一粒小小的稻米讲起,传承自祖先,发扬于当下,创新向未来,东南村在稻米文化上下苦功夫,努力做好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图为团队成员在东南仓体验插秧游戏。
走进东南人,吸取致富经验 实践团成员对村委会干部和村民进行采访交流,并针对当地二十大后的乡村振兴,村民生活水平,扶贫政策,医疗条件等关乎民生的问题展开调研。在和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后团队成员得知,近年来,东南村以基实、业兴、景美、人和的“醉美东南”为目标,以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通过石板路、木栈道等游览线路,整个东南村被分成稻米产业示范区、蔬香春色体验区、稻田公园区、形象展示区和特色蔬果采摘区五部分,乡村旅游规模日益完善。现在,东南村是镇上唯一保持传统农业耕种的村庄,在党建引领下,东南村党总支将村民世代为生的农业发展成为可持续的绿色产业,为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赢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等多个荣誉称号。曾经地处偏僻的贫困村,如今一水护田将绿绕,产业兴旺、风景如画。走进东南村,满目天蓝水清草绿,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清香。东南稻香村,已经成为常州美丽乡村的又一张名片。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委会工作人员。
随后团队队员发放调查问卷对村民经济来源、对于脱贫工作的进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调研过程中,遇到村民不太理解的问题,队员们都会认真耐心的解释。队员们从和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东南村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切实了解基层农村真实状况。调查问卷结果统计显示,绝大多数村民认为乡村振兴工作有显著效果,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任庄村村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意,并对村委会的有力作为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初心与使命进行了高度的赞扬。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东南村这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经济发展的路也不止一条。水流千里归大海,村民们的发展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本事。通过实地的考察调研,同学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纸张上,而是真真切切地走到田埂上,走近乡村内,学习生态农业的发展态势,学习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造福社会。通过本次实地调研,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将新的技术和想法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科技助乡村发展,为这个开放包容的新时代里,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