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助力乡村推普,收获夏乡成果

发布时间:2023-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推通话普及率,宣广普通话提高普传特色产品传承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22日电(通讯员:朱雅馨 聂琬莹)

实践团在活动准备前期通过与各村村级田长的沟通,在村里进行了普通话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实践活动。成员问到:“您在与家人或者同事(同学)交谈时会使用什么语言?”时,村民回答说:“在家里和家人们聊天说话都用方言,和同事同学交流的时候,一般老家一个地的,关系比较亲密熟悉的都说方言多一点。”“那您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时会使用哪种语言呢?”“在公共场合的话,与别人说话还是用普通话多一些的,基本都说普通话。”“您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能力如何?”“我自己认为我说的还是比较标准的,可能有些太常用的方言说习惯了,还是带点口音。”“您身边使用普通话的人多吗?”“在村里说普通话的还是少,但在工作的时候、在公共场合还是说普通话多。”实践团对部分村民进行问卷咨询调查,深入村民的生活中了解了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并且在调查阶段的同时在村中张贴推普标语进行了普通话推广活动的宣传工作。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实践团规划了推广普通话活动的具体流程。

随后实践团分别在孙耿镇杓子李村、牧马村、薛家村开展了普通话推广活动,活动分为三天进行。活动开展的当天下午,在村级田长及副田长的积极配合下,首先由村级田长进行了活动开启仪式的讲话,主要讲述了在乡村中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杓子李村村级田长朱宝才提出:“推广普通话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全体居民都应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大学生志愿者们下乡深入农村内部,认真负责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活动,我们要主动把握好这样的机会,在活动中积极学习来提升自我。”随后由实践团的同学们向村民们介绍了活动的具体流程,邀请村民们进行活动互动交流。

图为采访乡亲时的视频截屏已加字幕 朱雅馨 摄

在活动最后,实践团的同学们向村民们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普通话的渠道,针对一些不能熟练掌握智能设备的村民们实践团的成员们进行了手把手教学。村民们表示,此次普通话推广活动对他们受益匪浅,对此实践团的成员们也表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同学们来说也非常有成就感。

图为前往村民家中对掌握智能设备进行教学  刘璇 摄

在活动之余,同学们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谈,了解到了一些当地的特色产品以及文化。对于特色产品难以走出乡村,走进大众视野、功效和作用鲜为人知等问题,实践团的成员们积极为村民提出可以采用电商直播带货或制作宣传片展示产品的特色等建议。与此同时,同学们对于村落中流传的红色故事也十分感兴趣。同学们提出可以让当地村民在生活之余将这些红色故事演绎出来,其中穿插进对当地特色产品的宣传。既可以弘扬红色文化,又使当地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同时增添特色产品的历史底蕴与风土人情,使产品宣传不那么枯燥无趣,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最重要的是拍摄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多次反复的练习使他们的普通话更熟练,也使其他村民耳濡目染,大大提升了普通话的普及效果。田长及村民们对此提议十分赞同,对同学们新颖且富有创造力的想法表示肯定,并且表示会付诸行动。相信经过此次活动,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及生活质量会有一定的提高

图为讨论如何帮助村民宣传特色产品及文化    韩月  摄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在边疆建设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推广普通话以助力援疆发展。实践团队的一位成员家乡在新疆,因而团队在新疆地区也组织了普通话的推广计划。实践队队员陈秀敏进行了一些采访,这个假期也在乌鲁木齐天山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区深入了解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切身实践民族团结一家亲。

图为队员与少数民族阿姨交流、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图为参观当地文化时的精彩图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是架起全国人民沟通桥梁、让各民族交流融合、提高各民族人民素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繁荣少数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在此之前我团队积极沟通协商对于年纪较长、普通话交流存在障碍的少数民族同胞应该如何沟通,一致协商认为应当以热情的亲和力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达到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目的,进行普通话的推广。

图为在居民家中采访时的招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图为在居民家中的葡萄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2023年7月24日,队员采访到一位哈萨克族老奶奶,在与哈萨克族奶奶交谈过程中,现场有一位哈萨克族小弟弟帮助队员进行沟通翻译,队员也运用一些简单的哈萨克语词汇,和哈萨克奶奶聊起了家常,聊到传统节日中秋节和古尔邦节相近,阿勒泰市进行“你来我家吃月饼 我去你家吃馓子”的活动,聊到城市绿化把荒原变成了绿洲,聊到阿市教育医疗发展,不由感叹党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支持对于新疆发展是多么大的帮助。

图为调研新疆当地旅游产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图为观察当地的交易市场上使用普通话的推广程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秀敏 供图

近年来,旅游业一直是带动新疆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同胞与外地游客沟通过程中尤为重要,队员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六星街、汉人街大巴扎、喀赞其老城旅游区,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二道桥等地,详细了解旅游市场和民俗文化、特色产品市场上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以及了解到新疆地区正以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推广普通话标语,在办公场所等公共区域张贴宣传标语等传统宣传方式与线上转发推广普通话短视频、公益广告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宣传推广普通话。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儿童发音不准的问题,推普实践队员也为儿童讲解普通话相关知识,指导队员的表弟及其小伙伴们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带领小朋友们利用线上“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共同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观看了推普周公益广告等。线下集中学习了《关于做好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让孩子们对于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一个认知。纠正了他们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等地域性的发音错误,同时依托朗诵经典诗篇、讲述红色故事提高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提升普通话水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朗诵过程中对出现的不规范发音进行纠正和讲解,使孩子们加深印象。在经过教学后,孩子们言语发音有所改善,对普通话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保护未成年人身份信息,未取得照片)

作者:朱雅馨、聂琬陈秀敏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寻访桂东社区,探索多元生活
  • 寻访桂东社区,探索多元生活
  • 2023年7月初 — 在全国上下老旧小区翻新改造热潮永动的大背景下,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学生张义航、高园园、罗昀嘉、黄芦萱、
  • 08-22
  • 扎根社区基层 彰显青年使命
  • 2023年8月17日,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以爱之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去到了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金民社区居委会参与基层工作
  • 08-22
  • 重走长征路 逐梦青年行
  • 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社会实践队前往毕节市金沙县大塘渡乌江大桥开展“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专题实践活动,实践队全体队员重走长征路
  • 08-22
  • 忆乡愁看变迁展未来
  • 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以爱为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毕节市金沙县易地扶贫搬迁乡愁馆开展“忆乡愁看变迁展未来”的乡愁馆参观活动
  • 08-22
  • 协力科普为民 筑爱行动暖心
  •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为进一步将健康生活理念向老年群体推广,2023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知食为先,老有所安”老年
  • 08-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