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授实践知识,传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3-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适老化政策,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及养老等问题,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播,营造助老的和谐氛围,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数字适老化”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特联合徐州市养老院开展“授实践知识,享数字红利”志愿宣讲活动。
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却常常出现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手机等数字产品无法享受应有的服务待遇,甚至被人无视、区别对待的现象,实在令人心痛。作为当代大学生,时代新青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与人民共进步,与时代同发展。
烈日炎炎,团队成员们满怀热情地来到了养老院,刚进入老年活动室,爷爷奶奶们便投来好奇的目光,“好孩子,你们是来教我们用手机的吗?”王奶奶期待的看向志愿者们,“对,奶奶,我们是来教你们如何用手机让生活更方便的,奶奶,您如果可以熟练使用手机,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呀?”志愿者看向王奶奶,“我们年纪大了,就想和儿女多聊聊天,见见面”王奶奶叹息道。志愿者们立刻联想到自身实际,表示日后会多与家中长辈们沟通、让他们日常生活更安心。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爷爷奶奶们发放了关于手机相关软件使用熟练程度调查问卷,问题包括“是否拥有手机?”“是否熟练掌握通信软件?”等等,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志愿者们采用问答形式调查统计,结果意料之中,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并不了解手机等信息化产品,更不会利用信息化产品方便生活。但这并不能推测出老年人不愿意掌握手机等产品的使用方法。相关研究表明,老年用户有主动触网需求,但是,由于社交圈子小,学习能力下降,老年触网特点呈现从众性、高忠诚度和沉浸式。总结起来,基本可分为看不清、不理解、难操作和不放心四类问题,为此,我志愿团特根据老人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遇到困难的不同程度和类型,到地铁车站、超市、餐馆、医院、银行等场所实地模拟和观察体验,将老人们在使用社交软件、医院看病挂号、办理银行业务、收款码银行卡绑定等情况下可能面临的每一步流程拍成照片,同时以截图的形式将老人们常用的手机应用操作流程保存下来,将这些素材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制作成便于老年人翻阅和携带的操作小手册和小视频,并发放给老年人,旨在利用图片提高老年人掌握效率,爷爷奶奶们热情度颇高。
讲解后,志愿者通过PPT介绍和操作演示一步步教老人们认识智能手机、下载手机软件、设置软件功能,从每一次的重复操作到慢慢上手,耐心帮助老人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并邀请了几位爷爷奶奶打开并简单使用随机抽选的软件,参与度颇高,爷爷奶奶们也基本能按之前讲解的方法使用相关软件。活动结束,爷爷奶奶们纷纷表示,希望能多多举办相关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搭建桥梁让更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调研过程中,我突破了自己的内心障碍,不仅仅是在老年活动室对老人进行采访,更是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和老年人们沟通聊天,让我感觉自己真正的接触到了社会,了解到了真实可靠的内容信息,这些都是社会真实的一面。家家有老人,人人会变老。帮助老年人拥抱科技,也是帮助未来的我们跨越未知的鸿沟。只有当科技成果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的时候,老年人才能在数字化时代收获幸福感。
老年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将是占比较大的人群,保护他们的生活幸福感能够帮助国家稳定,进一步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奋斗正青春,青春正当时”,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这项活动要一直持续下去,作为爷爷奶奶的小辈,要一直帮助他们、陪伴他们,进而补齐我国民生短板,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共享信息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信息化发展数字红利。
实践出真知,我们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不仅仅是加强自我的社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扎根于社会的问题,身体力行去体悟、去发掘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身作则,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作者:李宁、周玉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矿大学子三下乡:以天文科普 探宇宙奥秘
  • 山农学子三下乡:寻脉非遗陶文化,“陶”出时代新光彩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