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感受文化厚度,助力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8-2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之首,并有18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149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发现山西在传承和发扬当地文化的优势与不足,用亲身体验形成书面意见,助力山西开发出更人性化的文化传承山西方案,7月1日,山西中北大学 “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化学与化工学院朱海林老师的指导下在天龙山、晋祠、太山、东湖醋园、永祚寺、汾河、晋阳湖、青龙古镇、窦大夫祠、崛围山等历史人文景点中,正式展开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参观调研、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亲身体验山西在文化文明传承与保护做出的努力,并深入思考发现不足之处。
品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日前往天龙山,进行实践学习,参观了“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馆”及“电子展厅”,深入学习了解了天龙山石窟历经盗凿流失的历史以及国家有关机构及个人为“国宝回家“而付出的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开展调研,旨在调查游客对山西文化的了解程度,发现山西在宣传特色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总结出建设性意见。为了为游客营造干净整洁的旅游环境,实践团队与景区工作人员一道开展了垃圾清扫活动,通过亲自动手,一方面队员们用亲身实践营造了良好旅游环境,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魅力并表示日后愿意更主动的投身劳动当中,另一方面,队员们也体悟到文明出行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并表示自己今后会更加注重文明出行,保护景区环境。恰逢建党102周年,回忆今日所见盛景,又想起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殷勤嘱托,实践团队在保护生态稳定,传承和宣传山西文化的道路上将愈加坚定。
游古祠圣地,赏晋韵之美
为深入学习了解晋祠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日赴晋祠景区开展实践,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公众对晋祠的认知,并激发大家尊重历史、保护文化的意识。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对晋祠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了解。实践团队对景区人员进行了专访,通过交流,了解到晋祠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座古祠也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为加强景区的宣传以及文化的传承,晋祠景区开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通过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适时发布景区的最新新闻,景点介绍等信息,线下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宣传活动,走进校园,面向公众,用行动打造晋祠的特色品牌,也展现了优秀历史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同时实践团队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大众对太原历史文化的兴趣及对晋祠历史知识都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可见景区宣传工作成绩斐然。实践团队也积极参与了晋祠景区“学雷锋服务工作站”的工作中来,团队分为四组,分别在景区入口,重要景点附近进行票务及游客劝导工作,他们在制止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积极主动为游客拍照,解决游客所难,回答游客问题,宣传景区特色,共同为游客能有一场满意的晋祠之行添一份力。此次晋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度了解晋祠的历史文化,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心向美好,和融千秋
2023年7月3日,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太山景区开展了社会实践。驱车赴深林,游意溢于心。在景区放映厅,实践团队首先通过观看短片对太山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身着汉服,漫步林间,深刻体悟景区深厚文化底蕴,聆听历史的回响,共同融入了古色古香。在上山途中,实践团队身着汉服,主动用自备的垃圾袋捡拾沿途垃圾,并与景区环卫工人一道维护景区环境整洁,呼吁大家保护景区环境,在景区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精神,赢得游客与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微风夹细雨,恋恋久不归。太山景区以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与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石,深入发掘自身特色,打造了一系列以古韵为代表的景区特色;同时大胆创新,通过灯光秀等形式向游客宣传地宫佛舍利的文化内涵,给游客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景区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沿途设了多处免费消暑解渴的柜台以服务游客。此次太山之行,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太山景区为保护文物以及宣传太山文明文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也为其他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范本。
陈名醋,酿风华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的醋文化,激发实践团队对山西悠久文化底蕴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4日赴东湖醋园开展研学实践。通过集中观看短片,实践团队了解了山西醋文化的历史渊源、醋园的建设历史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俊陆先生的事迹,初步感受了山西醋文化的深厚底蕴及杰出人物的突出贡献。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移步各个展厅,见到了许多与醋相关的工具及相关产品,学习了许多如醋的分类,鉴别及功效等的相关知识。实践团队进入生产车间,近距离地感受醋的生产过程,深入学习了解了醋的制作过程和工艺。这里仍然保留着老式手工作坊的形式,在阵阵醋香中,实践队员亲自动手体验“打耙”,品尝了独特的醋味美食,加深了对传统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东湖醋园凝结了山西老陈醋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在展示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也积极宣传着山西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山西省文化特色产业。
游古刹,品古韵
2023年7月5日,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永祚寺开展社会实践。踏入永祚寺的大门,迎接实践队员的是满目青翠。讲解员介绍到,永祚寺培植了数千株牡丹,其中以中国现存唯一的明代牡丹“紫霞仙”最为著名。永祚寺宝贤堂内收藏和存放着历代名家碑刻260余通,讲解员介绍到,这些古碑古碣集历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瀚于一堂,不仅为书法界和爱好书法的各界人士所珍视,也为永祚寺增添了不少光彩。凌霄双塔,相映成趣。宣文佛塔、文峰塔,位于双塔寺的最高之处,双塔蓬勃向上,兼容并蓄,是美丽太原的城市标志,更是中国砖塔成双组合实例中形制最完善、规模最大、塔身最高的一组。置身塔前,顿起登临意,实践团队进入塔体,沿着塔内台阶攀爬至塔顶,亲身体验古塔的建造工艺,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置身永祚寺,从一个个碑刻的文风文脉,到一座座古刹古塔的巍峨精美,无不带给人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发,它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愧是鉴古通今,弘扬山西文化,传承文化基因的文化高地。
“河”我们一起,保护母亲河
为深入感受汾河在历史文化方面的魅力,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6日前往实践地点之一——汾河。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和检测水质的方式开展调研,目的在于调查游客对汾河环境保护的意识程度和对目前治理水平的评价,发现在治理汾河方面的不足,以总结出建设性意见。为了宣扬保护环境,爱护母亲河的精神,团队开展了汾河边垃圾清理活动,通过亲自动手,一方面队员们用亲身实践营造了良好旅游环境,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魅力并表示日后愿意更主动投身劳动当中,另一方面,队员们也体悟到文明出行习惯养成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团队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响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宣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呼吁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爱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能始终以美丽清雅的姿态舒展在蓝天下。
关注环境保护,呵护水生生态
为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7月7日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晋阳湖进行了社会实践。实践以关注环境保护和呵护水生生态为主题,旨在引导公众关注身边的水资源环境,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环境。在夕阳照耀下,实践团队进行了本次的实践任务,通过对游客进行采访调查,知识测试等,实践团队了解到公众对环境保护和水生生态的关注度较高,在平日里也大都高度重视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大家对晋阳湖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比较认可,同时实践团队也注意到公众对于绿色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不足,需要更多的人继续注重宣传和相关科普,“绿色长征”仍然任重道远。本次在晋阳湖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醒人们,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实践团队的调查宣传,大家可以共同努力,营造美丽的环境,构建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让大家行动起来,一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美丽与清洁!
深入古镇文化,探寻非遗传承
为以新文创赋能山西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更深入了解青龙古镇历史发展变迁,领略古镇的文化积淀,感受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8日赴青龙古镇开展研学实践。实践团队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农耕博物馆、时代生活博物馆、军事地道体验区,通过一系列的体验互动,让团队成员重温和铭记了历史,更加增强了爱国意识和红色情怀。其中民间艺术博物馆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由“民间服饰”“晋阳重镇”“笔墨乡愁”“楹联匾额”“漆木雕板”等小型专题陈列构成,侧面展现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彩纷呈。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研,主要是在调查游客对山西文化的了解程度,发现并了解山西在宣传特色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总结出建设性意见。
游古祠,品古韵
2023年7月9日下午,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窦大夫祠,触摸历史,同时感受古建筑、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魅力。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了解到这座古祠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而修建的祭祀建筑,窦犨曾开渠兴水利,因而得到后人纪念,窦大夫祠也成为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祈雨的场所。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团队成员了解到崛围山博物馆大力做好窦大夫祠的文化宣传工作,组建了文博志愿者团队,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晋阳文化,讲好太原故事。本次活动通过深入学习了解古祠背后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让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其文化价值,同时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优秀的文化资源在思想上得到传承,身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我们的文化自信倍增,实践团队也将继续思考如何让丰厚的文化资源继续发扬光大,赋能山西优秀文化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笃行志,抵高峰
为了进一步了解崛围山博物馆背后的文化背景,深刻体会其文化内涵,中北大学“古韵龙城”暑期社会实践团在7月10日走进崛围山,观七级舍利塔,赏巍峨多福寺,览锦绣龙城。沿着曲折而上的山路,实践团队秉着抵达山巅的坚定目标,攀上千级台阶,最终到达山顶,七级舍利塔塔下。舍利塔做工精巧别致,立于崛围山之巅,宛如武士头盔上的顶缨。立于塔基向东远眺,太原城一览无遗,高楼大厦林立,双塔凌霄与此塔遥遥相望,近看汾水波粼闪烁,两岸绿荫成行,令人心旷神怡。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告一段落,立于崛围山巅,实践团队感慨万千。本次社会实践同样像是一次攀登,团队成员走出早已习惯的舒适圈,怀着笃行不怠的信念,越过重重困难堆砌成的高山在挫折中不知不觉的成长。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锦绣龙城的文化之美,领略了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也深刻体悟了山西的悠悠古韵,感谢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国优秀传统历史及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的杰出贡献,成员们也将持续深入开展调研,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青年手中发光发热,让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持续散发出无限魅力!另外此次太原之行,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与配合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了相关单位的实践团队深刻体悟了山西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通过学习实践,充分建立起了文化自信,并表示愿意承担起文明使者的时代使命,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实践团队也广泛收集了群众的意见,对文化宣传与保护等工作的一些可优化之处进行了总结,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增辉!
 
作者:马佳月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南京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在乡村沃野里学思践悟,在社会实践
  • 南京财经大学学子三下乡:汇聚青春力量,实践探索产业兴农之
  • 南京财经大学学学子三下乡:地理标志谱新篇,乡村振兴迎蝶变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