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聚焦历史民俗,探寻数智未来

发布时间:2023-08-2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并记录数智科技在当今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运用情况以及观众的反馈,进一步思考数智科技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发展方向以及优化方案,南京师范大学“拾忆民俗”数智赋能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观察实践团于2023年8月前往南京、苏州、连云港、北京、天津、南昌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年8月7日,团队首先召开了线上集体会议,介绍团队概况、分享前期线上调研资料收集成果、以及统筹安排各分队线下调研相关实践。
    8月9日,连云港分队来到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开始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以改善和丰富游客体验。首先是增强展品解说与互动,通过使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可以提供展品解说、故事讲述和互动对话功能。通过VR和AR技术,游客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历史场景、重建文物原貌、参与互动游戏等。这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其次,博物馆可以举办AI艺术展览,展示使用机器学习和生成模型生成的艺术作品。这种创新的展览形式为观众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同时也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成员还与游客、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访谈。
    8月10日中午,苏州分队进行了第一次线下博物馆调研访谈,地点位于刚建成的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于去年建成吴中非遗数字平台,打造非遗地图、非遗名录、政策资讯三大版块,使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这与团队项目不谋而合。分队成员首先参观了馆内的特展“经典与范式——平城实力和云冈时代”,展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石窟的数字化保护。
    分队成员们还幸运地邀请到了一位于馆内开放教育部工作的茅天宸先生共同进行博物馆数字化的探讨。在访谈过程中,茅先生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吴文化博物馆各方面的数字化成果,以及一些数字技术现实落地的观众反响,如导览租借设备、吴中非遗数字平台以及全国首套博物馆数字藏品盲盒的研发过程及市场反响。吴文化博物馆数字藏品盲盒的热烈反响,也反映出数字化博物馆拥有良好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8月12日,南京分队进行了第一次线下博物馆调研,地点位于南京博物院。分队成员首先参观了数字馆。数字馆由实体展馆和网络虚拟馆构成,实体展馆用抽象概念辅以历史事实的表现方式诠释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网络虚拟馆通过网络和图像识别技术复原实体展馆的空间和内容,是实体展馆的延伸。

    8月13日,天津分队成员前往天津博物馆开展调研走访活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结合前期文献资料,对博物馆内数智科技的运用情况及游客反馈进行实地走访,以进一步思考科技在文物传承与保护中的运用。而后,团队成员在二楼“耀世奇珍”展厅内先采访了前来体验超高清显示屏的游客,他们纷纷表示超高清显示屏可以更近距离、更清晰地观看文物,更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同时更有利于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接着,团队成员在三楼“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和五楼“瓷都风华”展厅采访了馆内进行义务讲解的志愿者和游客,询问科技在天津博物馆的使用情况及发展建议,受益匪浅。

    8月13日,北京分队成员前往首都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首都博物馆近年来举办过多个运用数字技术的大型展览,“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共有17个多媒体互动展项,用交互沉浸的数字艺术化设计理念,丰富的视觉感知与场景互动体验,跨媒介、跨时空的新媒体艺术手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此外线上展览也引人瞩目,在首都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线上展厅里,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基本陈列以及各门类文物精品展中,来一场“穿越时空之旅”。其次,首都博物馆还推出《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11台“VR眼镜”帮助参观者“进入”上下六层、深达7.5米的虚拟挖掘现场,了解墓穴的本来面貌。同时本次调研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暑期调研同学,以及一位来自南京的文旅工作者,并与他们做以深入交流。

    8月13日,南昌分队成员前往江西省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其中8个常设展览和3个临时展厅中的数字化技术设备进行使用与体验。在江西省博物馆的展厅中,时常能看到触摸一体机等数字化设备。博物馆数字化的目的本就在于让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与文物、历史进行互动交流,切身感受历史的回响,从而能够用心传承好文化。于是,成员们在博物馆中通过发放问卷,对游客进行简单的采访等方式了解游客对于博物馆数字化的看法与相关改进意见。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统计了108份问卷信息和共5名参观者和志愿者的采访,聚焦参观者,进一步考虑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实现数字科技与文化传承的融合,打破文化传播限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数智科技在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运用情况和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受社会,积极展开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砥砺前行。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拾忆民俗”数智赋能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观察实践团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聚焦历史民俗,探寻数智未来
  • 聚焦历史民俗,探寻数智未来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并记录数智科技在当今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运用情
  • 08-21
  • 2023年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之
  • 安徽工业大学:民族团结一家亲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
  • 08-20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
  • 08-20
  • 学习红色精神 英雄本色放光芒
  • 民族团结一家亲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
  • 08-20
  • 重外学子三下乡:直播助农新发展,电商转出幸福来
  • 西工程大学子三下乡 深化两山理论,共助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