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大学学子前往绩溪县烈士陵园进行参观

发布时间:2023-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7月24日,寻迹绩溪实践队来到了具有红色历史的绩溪县家朋乡。“家朋乡”原名“磡头乡”,为纪念许家朋烈士,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进行改名,并修建许家朋烈士纪念碑(现更名为绩溪烈士陵园)。
绩溪团县委对实践队的到来表达了支持与鼓励,为让实践队更好地了解英雄的事迹,特意安排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陵园建设布局的内涵与意蕴。讲解员引导队员们走过了200个宽为2.1m的台阶,来到了许家朋烈士纪念碑,为实践队员们讲述了许家朋同志英勇而伟大的事迹。200个台阶的含义是因为许家朋为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2班战士,2.1m的内涵则是因为他牺牲时年仅21岁。
许家朋烈士在朝鲜铁原以西石砚洞北山反击美军第7师战斗中,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枪口,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战友们在他的英雄行为激励下,奋勇作战,迅速攻占了北山主峰。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同年5月24日追授他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模范团员”称号,他也被誉为“黄继光式的英雄”。
抚今追昔,缅怀烈士,英雄千古,浩气长存。在青山绿水之间,“英雄许家朋永垂不朽”的红字显得格外肃穆。满怀着崇敬与追思,实践队成员表情肃穆,抬头仰望着纪念碑,脑海里浮现出他用残破的身躯抵住美军机关枪的画面,眼眶不禁含泪。
实践队员们顺着台阶往下走,缓步绕行瞻仰烈士墓碑。这些烈士大都牺牲于解放战争时期或抗美援朝时期,年纪最小的烈士仅有17岁。看着烈士英名墙上一个个的名字,实践队成员们切身体会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最后讲解员带领实践队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许家朋纪念馆,详细介绍了抗美援朝战役中许家朋烈士的事迹,并结合许家朋烈士生前的遗物和身边亲人的回忆,向我们再现了烈士的音容笑貌。
实践队告别烈士陵园,五星红旗依旧在飘扬,那里满目苍翠,景色秀丽。红色的种子早已深植心中,我辈青年必会带着前辈英烈那份英勇无畏的正气继续走下去。

 
作者:李紫叶 来源: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 华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何须千秋不老,但愿百病莫生
  • 志愿解说皖西博物馆,追寻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 上外贤达三下乡|走进拾花民宿 贡献青春力量
  • 廉洁文化进校里,勤俭自律入我心
  • 廉洁文化进校里,勤俭自律入我心
  • 南京财经大学“以廉洁自处,续红色基因”小队成员怀揣着对张謇先生崇敬的心情,于7月26日来到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
  • 08-20
  • 上外贤达学子三下乡:走进崇明弘扬非遗 体验土布制作工艺
  • 南京学子三下乡:宣讲张謇廉洁精神,浇灌时代新生沃土
  • 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立草为业”赴甘肃省酒泉市实践服务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