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探究,得出结论
在收集完尽可能多的信息后,我们按照不同类别分类研究,得出不同结论。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一直沟通交流,不仅加快了实践进程,还能更加细致的总结结论。在得出关于低碳农业与合理施肥的一些结论以后,我也体会到了绿色发展政策的重要所在。通过实践,团队发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许多主要挑战: 一是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偏低的现象仍有待进一步解决,以大水大肥为特征的不合理生产方式依然存在;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尚不健全。
为解决以上问题,队员们围绕其对当地人员做出一定的询问,最终得出一定解决方法。首先是推动科学施肥,积极利用新技术。加强化肥投入减量综合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可以促进完善农民的生产技术相关培训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从而扩大宣传途径,促进先进技术的传播。其次,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投入。近几年,虽然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推广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在研究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深入到基层调研,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与适用性。
预设宏图,展望未来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以“物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我国步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农业已进入新征程,绿色农业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着眼于振兴乡村、发展农业是不断增加农民福祉,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行之愈笃,知之愈明。《人民日报》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团队成员通过对绿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实地调研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能够深入了解“绿色”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运行模式,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推农户实现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的协调运行。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社会,亲身实践,既读圣贤书也闻窗外事,感受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增强自身对绿色农业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最后,“益农长青”社会实践队本次社会实践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