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西部魅力,寻找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7月5日至9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甘肃白银乡村振兴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前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大黄湾村与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黄河石林景区进行走访和调研。
走访大黄湾村,识困难寻出路。
团队成员首先前往大黄湾村的乡政府和村委会进行采访。采访过程中,团队了解到,目前大黄湾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玉米育种。近年来由于交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当地种植的枣子出现了滞销的问题,这是大黄湾村目前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谈及旅游业时,彭村长表示,尽管自己十分希望能像西安不夜城那样繁华,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经济投资的不足,无法支撑其发展。
图为实践团采访黄湾村村委会 队员林雨阳/供图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团队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随机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参观了玉米种植基地以及各种各样的养殖动物,了解到玉米育种的过程及方法,肉牛的生活习性与养殖方法等。
图为实践团在村民养殖场参观 队员 林雨阳/供图
参观黄河石林景区,探民意寻未来路。团队成员首先联系了黄河石林景区的负责人,并就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对其进行访谈,同时在周围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团队发现当地的旅游业虽已有完整的体系,但由于景区知名度低,客流量并不理想。
图为实践团采访景区负责人 队员 林雨阳/供图
其次团队又联系到了龙湾村村长尚天生,通过采访,团队明白了近年来景区客流量不理想的原因。其一是疫情,其二就是著名的“5.2事件”。而当地的“农家乐”,作为龙湾村的一个支柱产业,也随之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最后,团队对当地的“农家乐”进行走访,进一步地了解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对这两个村的实地调研,团队依据各自村庄的情况,同时与村长进行交流,得出了以下的解决办法:
对于黄湾村,团队队员拟在景区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充分挖掘鹯阴古渡口、福寿山石刻、黄河岩画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讲好平川旅游故事。同时,团队队员计划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做文章,希望能联合当地政府引导当地村民发展电商增加当地大枣销路,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开发小黄湾红石板烧锅盔、黄河鲤鱼、麻腐包子、山羊肉等特色美食。
对于龙湾村,团队提出拓展旅游产品的方案:在保留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亮点的旅游产品。例如,开设特色手工艺品制作课程、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建设黄河奇石馆、推出黄河籽玉玉镯、玉坠等旅游产品等,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活动接近尾声,团队成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作为青年大学生,实践团队将热情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寻大西北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