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星向党”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北京市东城区的中法大学旧址、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故居)等地,重走五四光荣之路,重温红色文物,体验历史之伟绩,传承五四爱国精神。
在中法大学旧址,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这座历史建筑的背后故事,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浩然正气和激情澎湃。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北大红楼,这里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孕育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一批中国先进的专家学者和知识青年以北大红楼为根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探索出了一条救国救民之路。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曾在红楼工作时的环境,看到数百家报刊杂志争相发表随笔与思考和刻在红墙上的铿锵誓言。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感受着那个年代新旧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沉浸在红色精神的海洋里,触摸着红色脉搏。最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陈独秀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参观了新青年编辑部及其中的诸多期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进步开放,思想初开的时代。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新青年》杂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并了解到陈独秀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的贡献和影响。

图为艺星向党实践团在中法大学旧址认真阅读伟人思想选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大家讲解巴黎人民公社运动,感悟人民公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聆听国际歌的旋律。
五四路很短,在历史书上只有短短的几页;五四路很长,裹挟了近百年的颂歌和叹息,激荡向前。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节点上,重走五四路,我们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如何用鲜血奏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凯歌,为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我们当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踔厉奋发,扬长青春之底色。生逢盛世,当无愧于盛世。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赓续五四精神,厚植青年担当。以先辈们为榜样,在时代变化中努力拼搏,以崭新的姿态、切实的行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燃青春之光,奋时代之潮!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北大红楼纪念馆前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