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8月2日,受漳州市云霄县农村农业局邀请,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张德富教授在农业局会议室做了“智慧农业——乡村的未来”讲座。讲座由云霄县农村农业局张主任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当地农业局干部,部分农场主、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以及信息学院“智慧农场”暑期实践队。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张德富教授首先介绍了大数据从哪里来?然后介绍大数据的价值,并用某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例,说明大数据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接着张教授分享了做生意就是用户数据的竞争,以各大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为例,说明如何用“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牛来买单”的流量思维来扩充用户数据。
他还指出,农场主应充分培养通过农业视频监控获取数据的数字化思维,以便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其次,农场主还应借鉴互联网化思维,将用户评价数据作为标杆,实现个性化推广和精准营销。同时,吸纳人才的思想、商业化运营的思维、用数据说话和创新的思维也不可忽视,这些都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会议中,我们还了解到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土地落荒逐年增多、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大批外出务工使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在这个大背景下,农民群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亏本;个体农户无法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只能勉强糊口度日;农村技术、产品结构落后单一,食品安全和产品流通也难以得到保障。智慧农业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如通过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研发先进的溯源技术和低成本无人机解决食品安全和产品流通等问题,真正普及惠及每个农户,实现乡村农业的现代化,为乡村振兴的事业添砖加瓦。
在会议上,我们共同认识到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的出路。传统农业高成本低效率的现况亟待改变,而智慧农业结合现代科技与农业产业,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它具有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和专家系统等多方面功能,可以全方位地帮助农场主降低种植养殖成本,提高产品产量,从而推动农场主致富,进而带动全乡村富裕。以会上提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为例,结果显示在种植过程中,该系统节约水源60%以上、节约肥料50%左右、节约劳力20工时以上,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张教授也提到目前智慧农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首要问题在于农业信息采集和通讯设施的缺乏,没有数据就无法实现智慧农业。并且由于目前仍缺少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以及新技术推广不足、高素质人才稀缺,在乡村落实农业智能化难度较大。张教授结合云霄本地实际,表达出对南方丘陵地带的家庭单干农户通过创新小型智能机械实现智慧农业的期望,相信通过国家和当地的共同努力,政策支持和当地重视双管齐下,这些问题都能得到逐步解决。
讲座结束后,张教授与实践队员为参会人员答疑,并做了热烈的交流。最后,蓝书记和方局长,百忙之中抽空与张教授讨论智慧农业如何赋能云霄,希望厦门大学与云霄农业局、支点农业公司一起建设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供销大数据平台,盘活闲置资源,降低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乡村农文旅发展,推进云霄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