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8月1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山海传情实践团开展了长达九天的实践调研,亲自感悟垦荒精神,为更好宣传垦荒精神和大陈岛谋求新途径。实践团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牵头组织,由来自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新闻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共5人组成。
实践调研主要分岛上、岛下两部分进行。实践团成员在参观文史馆、青少年宫、当地行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采访了两位垦荒队员和岛上游客,并通过问卷等形式调查大陈岛的知名度以及各地人民群众对垦荒精神的熟知度。


重庆大学山海传情实践团启航仪式
曾今的大陈岛,是条件艰苦且气候恶劣的。首批垦荒队员张寿春曾提到当年的房子被台风刮倒,需要他们自己去寻找淡水资源。而在曾经环境恶劣的海岛上养殖猪、羊等牲畜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并且产量得不到保证。

实践团成员采访张寿春同志
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大陈岛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与当今支柱产业——旅游业与养殖业。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大陈岛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海洋经济总产出增长211%,渔民人均收入赠长901%,上岛游客人数增长200%。同时,岛上基础教育与医疗系统完善,红色教育景点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未来,大陈岛将继续弘扬垦荒精神,发展当前支柱产业,推动度假区升级。
对于垦荒精神,大陈岛游客陈女士表示,自己来大陈岛一是为了回归台州探望亲属,二是是为了体会大陈岛风光。在采访提问中,实践团成员发现陈女士不仅对当地的红色景区状况相当了解并且对大陈岛垦荒精神十分熟悉。但问卷调研结果却表明,垦荒精神和大陈岛的宣传效果并不完美,需要更加新颖的方式,在推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弘扬垦荒精神。

实践团成员采访岛上游客
重庆大学山海传情实践团
记者:郭旅成、屈蓓澄、张绍雄、方恬润
拍摄:张绍雄
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