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学义教课堂上,我们这些"小老师"也化身同学们的好伙伴。与他们共同阅读党史书籍、体验剪纸折纸手工课和户外体育锻炼小游戏的过程,其实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小朋友虽然年龄比我们大朋友小,但仍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在义诊活动中,参与的有当地的老人和老党员干部。与他们义诊途中,他们与我们分享了他们那个年代的革命斗争故事从观察中,我们发现,老人们普遍年过花甲,但很多都身体硬朗。我思考,这应该是革命年代留给他们老一辈的经验:要常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反观我们大学生自身,假如假期时没有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是否还会主动外出,去到山庄、下到田野,体会自然风光、锻炼健康身体?还是选择留在室内看着手机、刷着资讯?我想,这些问题老一辈已以身作则,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希望,借本次活动,收集到的老人们对医疗的意见和建议,能为社区提供更优质的便民服务添砖加瓦。
在义诊义教之后,“红风古鸢”实践队跟随书记来到了于那漠村的阳春市岗美镇晖腾鹅养殖场,占地总面积55亩,现有阳春白鹅12000只,年产白鹅种苗27万只,该养殖场近年来与忡恺农业工程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学院专家经常前来养殖场传授推广“白鹅反季节繁育技术”。2019年,该养殖场被评为“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目前,岗美镇的白鹅规模养殖户已有380多户,白鹅年出栏量66万只,每年还有300多万只白鹅种苗供应全国各地,年产值达1.6亿元。
在书记的帮助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许多关于鹅疾病的知识。例如,关于鹅舍的清洁,一般来说是半年清洗一次,假若像从前一般,给鹅喂养的饲料跟鹅生活环境中中没有添加抑生菌和的话,是需要一天一洗的,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跟鹅的排泄物可以回收使用,做成有机肥,使这个养殖系统最终形成一个闭环:如今,给鹅喂养的谷物来自于附近的粮仓,粮仓里放置三年后的谷物对于人来讲是有害,但对于鹅类来讲是可以食用的;倘若出现鹅类病死的状况,养殖场负责人会将病死的鹅先进行消毒,再放置在专业的处理池处理;对于养殖种鹅而言,偶尔病死一两只是正常的;种鹅的死亡率每年大约是百分之十;目前,该养殖场不存在饲料污染的问题,因为该养殖场养殖的大多数都是种鹅,不存在药物残留的问题,而且养殖种鹅是很讲究的,不能在产蛋期间喂养抗生素,不然会影响产蛋。之外,饲养员带着队员们进入了鹅圈中,教导队员们如何喂鹅。队员们切身参与道这个活动中。
接着,红风古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又走进阳春潭簕村,重温那些令人感动的历史时刻,感悟先辈的革命拼搏精神,勉励自身奋斗前行!潭簕村,广东省的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洋溢着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广东省传统教育基地的示范点,阳江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的闪耀之星。近年来,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项目的引领下,潭簕村以红色旅游片区为载体,倾力打造了一系列令人心潮澎湃的景点,其中包括红色展馆与红色长廊,它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本次团队来到了潭簕村的红色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红风古鸢队的成员们同书记一起来到了潭簕村的红色展馆,在观赏途中,每一个红色文物与红色遗址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风韵。这些历史遗迹得到了精心呵护和修复,那些曾经见证了历史沧桑的铺仔寨交通联络站旧址和小水河税站铺仔寨流动收税点遗址,在修复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员们重温那些令人感动的历史时刻,感悟先辈的革命拼搏精神,勉励自身奋斗前行!此外,在参观潭簕村红色展馆时,团队遇到了来自广东金融学院和广东理工学院的实践队。为了进一步加深交流,来自三校的团队联合表示:坚定步伐跟党走,贯彻落实好本次三下乡的宗旨要求,在游历潭簕村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