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师学子三下乡—“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命共同体”社会实践调研
徐州7月18日电(通讯员 高墨 沙宇轩 张睿宁)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 ,提高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生命共同体”社会实践调研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9日抵达江苏省连云港市针对连云港连云区等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长达10余天的暑假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对连云港连云区等地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实地调研。
出发:做好调研前期准备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实践调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出发去连云港市连云区海上云台山森林公园地区之前,为了使实践调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动物学、植物学专业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植物学老师们对调研小分队进行了学术一定的指导,。队员们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以及在植物、动物、地质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深入连云港市连云区攀爬云台山、前往高公岛和在水一方海港等,实地了解连云港常见动植物,如(植物)盐肤木,苦木,泡桐树,悬铃木,(动物)光肩星天牛,华星天牛,白带笋螺,绯红沼螺,强棘红螺等。 除了相关学术知识外,队员们同样对连云港市连云区当地的政策、连云港近代发展变迁史进行了了解,用以辅助调查人类活动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针对自然环境,张岩行老师指导队员们设计了生物多样性特征调查表《连云港市连云区动植物特征调查简表》,用于野外实地调研中记录群落物种构成特征,反应连云港当地生物多样性变化。
针对人文环境,为了解调研科研人员、周边居民以及游客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及建议,队员们经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之后设计了一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问卷调查表《连云港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征调查问卷》。
人文调研:当地居民眼中的生物多样性
前期准备做好,调研小分队于15日抵达连云港市连云区海上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居民区连云港镇,在这里对居民进行了走访调研。
通过对本地居民的走访,调研小分队了解到当地居民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多离乡打工,空巢老人较多,发现居民普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相关意识,但是仍需加强。多数山上居民选择饮用山泉水,认为山泉水比自来水更加清甜,所以保护山上生物多样性,稳定植被覆盖率,提高物种丰富度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当地居民反应近十年来云台山动植物多样性变化不大,山麓旅游区景点建设对海上云台山森林公园环境影响不大,但半山腰的老居民房多半老旧,对居住环境有影响,导致居民搬迁等。调查小分队认为此现象可能进一步影响森林公园的游客吸引力,导致环境保护力度下降,自然生态失去有效规划建设。
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全面改善水、气质量为抓手,整体施策,全面开展“践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景区”主题活动,统筹推进景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污水管网”、“强化村庄环境整治”、“整治两违三乱”、“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四方面行动同时进行,全面推进优秀生态景区建设。
自然调研:连云港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海上云台山和黄窝进行动物学野外调研时,社会调研实践团在冯照军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发现并认识了蒙古寒蝉、食虫虻、酢浆灰蝶等较少见的昆虫。
此次实践调研团见到的昆虫种类十分丰富,各类昆虫的特征显著便于区分和观察。在连岛时,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还见到了中国青蛤、凸镜蛤、纹斑棱蛤等瓣鳃纲动物以及红条毛肤石鳖、海豆芽、沙蚕等。冯照军教授生动风趣的讲解也吸引了当地游玩的旅客和居民前来旁听和学习。植物学实践调研由赵宁宁张宁宁老师进行指导,社会实践调研团认识学习到了菝葜、何首乌、杠板归、盐肤木等植物,见识到了不同植物的显著差别和特点。通过植物的叶、花、果实等多处不同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对应科属,并进行相近植物之间的对比对照学习来加深印象和调研程度。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认识到许多不常见的动植物,亲眼见识到了连云港当地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宣传阶段:净滩活动和护林体验
在采访阶段和调研阶段圆满结束后,社会实践的队员们在刘缠民老师和冯照军老师的带领下, 前往连云港在海一方进行了净滩活动,为传播海洋生物多样性知识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贡献青年力量。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不怕炎热、互相配合,戴着手套、拿着垃圾袋等工具,分成两组将海滩周围的饮料瓶、废纸盒子、废弃生活用品等海滩垃圾都一一清理干净。经过接近一上午的努力,在海一方焕然一新,大家共同捡拾垃圾约2kg。 在“净滩”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向海滩经过的群众宣讲保护海洋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倡导连云港居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能为净滩出份力,我很快乐,期待之后可以继续多开展类似‘净滩’这种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一起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建设出一份力。”志愿者高墨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在连云港的云台山和黄窝等地开展了志愿者护林体验工作,了解护林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协助完成巡护任务,学习野外工作。体验过程中即使山路的崎岖、天气的炎热、蚊虫的叮咬远远超乎想象,但志愿者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对话山河草木、近观飞禽走兽、聆听鸟鸣虫吟······在沉浸式的自然体验中学到自然知识、探寻自然奥秘,了解森林在生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地位,切实感受自然万物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
7月19日,小分队随即踏上了返校之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无疑是一堂来之不易且内容丰富的课,队员们各有感悟,各有收获。至此,江苏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调研小分队对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的实地调研部分已全部结束。
作者:高墨 沙宇轩 张睿宁 来源:徐州
- 传承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 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壹麻先锋在行动社会实践队于6月16赴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红色基地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 07-29
- 支部共建聚合力 推普助农心连心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支部共建促进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
- 07-29
- 领略苗寨风情 感悟苗乡文化
- 为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苗乡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支部共建聚合力,民族团结心连心”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于7月
- 07-29
- 平邑金银喜迎春,振兴大业齐上路
- 2023年7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邑”路前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 07-29
- 金银花开香满园,产业振兴展风采
-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关注度日益趋增的重点问题,乡村振兴需广大青年共同为之奋斗,为使广大青年热情投身于乡村振兴当中,奉献社会。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