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蝉鸣夏日,不负青春

寐荫坦怀凉,蝉鸣夏日长。转眼间,三下乡实践活动在东山七月的盛夏迎来了尾声,“山海赤子,繁星文昌”实践队的后续工作任务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回望来路,7月15日到今天,短短几天的时光耐人寻味,令我受益匪浅。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想起最初的自己,有过激动,也有过担忧,满怀期待,也害怕前路。七月的福建,骄阳似火,烈烈的阳光走到哪都让人无处可逃。顶着烈日,我与实践队的其他小伙伴们以及带队老师在学校一隅拍摄了出发的宣传片。彼时连队名都还不是很熟悉的我,也没有想到在之后的几天,这几个字会永远留在我的内心深处,每每想起,总是欣喜的,怀念的。
出发时焦急的等待,长途的跋涉,终于我们在云霄站汇合。饥肠辘辘的我们来不及欣赏东山风景秀丽的海湾,先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初到东山的我对于那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波光粼粼的大海;灿烂夺目的海边烟花;热闹无比的东山夜市;威严神武的关帝;甚至夹杂着海水气味的晚风都令我激动无比。走街串巷,东山人民热情好客的态度,让在我听来生涩的闽南语都变得亲切起来。
图为实践队在云霄站合影
图为实践队在云霄站合影
在那五天的时光里,我们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学习谷文昌优秀事迹;走进了前楼中心小学,向他们介绍了谷文昌先进事迹;参观了1387铜陵文史馆和寡妇村展览馆,学习东山党史,体悟红色故事;去到了东山二中,普及塑料垃圾知识。我们还去到了南门湾和关帝庙风动石景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与调查问卷,清扫景区卫生。最后,我们还采访了优秀毕业校友与东山政协主席朱文挺主席,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
东山户外炎热的天气也让我有过抱怨,有过退缩,但是谷文昌老书记的感人事迹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走进谷文昌纪念馆,那里储存着大量谷文昌同志生前的生活场景、历史照片、使用的物品,用直观且翔实的图文带领实践队员穿梭回那个战士保家卫国、人民一腔热血的时代,谷文昌老先生仿佛再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谷老先生带领着一众东山人民,踏遍数百个风口,运用众多方法阻挡风沙的危害,矢志不渝,从一而终,从根本上改善了东山的生态环境。我永远铭记谷文昌书记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木麻黄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实践队的小伙伴们更是我这趟旅程的最大收获。同大家一起熬夜写稿,一起发宣传册,一起在烈日下奔波的日子,现在想来还觉得意义非凡。大家友爱团结,去哪都成群结队,遇到问题互帮互助,我会无比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友情,三下乡结束了,但我们的友情会一直延续下去。犹记得初次来到前楼中心小学,面对同学们稚嫩的脸庞,羞涩的笑脸,我的紧张情绪也不知不觉缓解了。同学们可爱的面庞时常浮现在我脑海。合唱的校歌一字字一句句,谱写了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演讲前紧张的排练,最终收获了同学们开心的笑脸,我们都觉得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每天在结束了白天的实践活动后,回到宿舍,我和队友们也并未放松下来。我们笔耕不辍,用文字的方式写下我们的感悟,记录我们的行动。东山的深夜是安静平和的,流动的文字,续写出我们的故事。常常熬夜赶稿到深夜两三点,没有人抱怨与不耐烦,大家都在尽自己的努力,让东山在我们的笔下更加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队员在风动石景区门口为景区工作人员讲解宣传册
身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百年的党史红色记忆里,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更有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前行的脚步不会停止,因为我相信当我在追光,我便与光同行,信仰之光必将照亮奋斗之路。
图为实践队在前楼中心小学合影图为实践队在前楼中心小学合影
 
时间:2023-07-22 作者:许慧琴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