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海赤子寸心千古,文昌事迹逾远弥存

东山,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岛,一座独特的滨海小镇,它是山与海的完美结合,它有着城市的喧嚣热闹,也有着属于小镇的那份古朴与宁静。离开了这座青砖红瓦、碧水蓝天的小岛屿,心中不乏涌上一丝怅然若失之情,这一周以来“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农林大学赴漳州东山党史教育实践队发生的点点滴滴仿若还在昨日。
在得知我可以参与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时候,我是欣喜激动的,在大一上学期时,就不断听到学长学姐们对三下乡活动的大力推荐,去过的同学们都从中受益匪浅。我知道参加一项户外活动,对于不擅长安排分配时间的我来说无疑是一项困难的挑战,在出发前我们队伍的各个成员都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实践队之后要发放的宣传册,大家或许有怨言但无一不继续坚持着。
2023年7月14日,两个小时的动车再加上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达东山岛已经将近九点了,我们都饥肠辘辘,但心中仍是激动。到达了我们住宿的地方,东山二中,那时的我们却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宿舍楼里我们会发生这么多意义非凡的事情。在那六天里,我们从教室走到南门湾边,为前楼中心小学和东山二中的同学们作了环境保护和二十大精神的宣讲会,南门湾和关帝庙给来往游客发放并讲解我们亲手制作的宣传册,在南门湾清理街道垃圾,向游客做调查问卷等等,这一幕幕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精心付出的结果。在早上辛苦实践之后,晚上我们也没有闲下来,常常写稿投稿到到深夜两三点。诚然,三下乡活动的过程是艰辛困难的,但我们都感到充实和美好。
在此次活动中,谷文昌的优秀事迹不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走入谷文昌纪念馆中,那里储存着大量谷文昌同志生前的生活场景、历史照片、使用的物品,用直观且翔实的图文带领实践队员穿梭回那个战士保家卫国、人民一腔热血的时代,谷文昌老先生仿佛再次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谷老先生带领着一众东山人民,踏遍数百个风口,运用众多方法阻挡风沙的危害,矢志不渝,从一而终,从根本上改善了东山的生态环境。“做一株扎根于人民的木麻黄”,这是中国绿色时报对谷文昌先生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起谷文昌,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是“四有”干部的典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环境保护也是我们实践队本次活动所大力发扬的一个核心观念,为探索走出一条独具东山特色和海岛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自发地组织队员们清理堤坝上的垃圾,发放环境保护相关的宣传册,对来往游客进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科普并进行问卷调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这是每位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春来秋去又一年,燕回仍未把巢嫌。无奈吾心已尘覆,随那流水入西天。”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实践活动像一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流星一祥,结束了。我们期待着,约定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这里再次团聚。

图为实践队员在关帝庙门口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门湾堤坝上清理垃圾
 图为实践队员与前楼中心小学同学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在1387铜陵文史馆听社区人员进行讲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寡妇村纪念馆门口合照
时间:2023-07-22 作者:刘莹烨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