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光启益农:让光伏点亮乡野

  为了解西乡乡葡萄的大棚种植现状,传承乡村振兴精神,深入贯彻二十大思想,激发当代青年的“三农”情怀。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光启益农—光伏点亮乡野”团队赴四川省西昌市西乡乡助力乡村振兴调研队9人通过实地调研、产品试点、收集数据、走访记录的方法,开展了为期6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出发前合照从7月7日起,实践队抵达西乡乡,与乡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次交接,队员轮流向乡政府人员咨询了解西乡乡葡萄大棚种植的基本情况与关于西乡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通过相关人员介绍,作为“中国晚熟葡萄之乡”,葡萄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西乡乡种植葡萄已有多年历史,当地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光照以及充沛的降雨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克伦生、巨峰、红提、阳光玫瑰等多个葡萄品种在当地均能高质量生产。葡萄大都采用现代化大棚种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与气候对葡萄品质的影响,并且利于现代化管理,节约人力成本。依托葡萄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当地人居环境改造和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棚与大棚葡萄随后,团队进行了实地调研,进入大棚葡萄种植基地了解当地葡萄种植基地的情况。通过基地农户介绍,该基地有大棚葡萄600余亩,主要为巨峰、夏黑、阳光玫瑰、无核白葡萄、克伦生、红提等品种。基地产品主要由货车直接批量收购,目前也开发了采摘园与酿酒园,能够增加一定收入。农户还介绍到,每亩的收入在万元以上,根据葡萄品种以及气候影响,每亩收入最高可达六万。

  农户向队员介绍基地情况在队员们的了解下,当地葡萄的大棚种植并未引进补光灯来进行葡萄补光。基地农户甚至未了解过补光灯的作用于效果。因此,队员们详细的介绍了我们研发的补光灯产品的效果,并于现场进行了安装与展示。农户在了解我们的产品后表示,我们所研发的产品确实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与试验价值,针对我们已安装好的产品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与建议,对于问题我们队员进行了详细解答,对于农户提出的建议,队员们认真记录并表示会在后续研发中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其适用性。

  产品的安装

  产品的展示与队员对产品的介绍为验证产品的断电发光效果,队员们与当日晚来到试验的大棚进行了产品检验。断开电源,产品仍然继续发光,并且在监控的显示下,持续发光了8个半小时左右,产品检验成功。在此次调研的最后,农户表示会全力支持我们的产品试验,希望我们的新一代产品能够尽快研发,尽快“服役”。

  夜间断电效果此后团队与葡萄种植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协议。此外,他们还与当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就项目在本地的顺利实施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换。除此之外,他们与农民朋友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宣传项目内容以及农业支持事宜,并虚心向农户请教农务方面的问题。

  队员与农户的合照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深入基层开展了实地调研和产品试点,切实充分地考察了产品的未来使用环境,并收到了产品反馈与改进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学习了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乡村振兴精神,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艰辛和坎坷。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意识到党和国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懂得了当代青年应担起己任,提高综合素养,传承乡村振兴精神,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文字:向光欢 姜朝鑫 图片:向光欢 李鑫 李欣华)

时间:2023-07-21 作者:“光启益农”三下乡团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乡”约一夏,最美东港
  • 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与星愿”志愿服务队在方书记的带领下,到达了湖北赤壁余家桥乡黄盖湖的子湖——东港湖,我们从普及湖泊基
  • 07-21
  • “走近非遗活动,传承家乡文明”—武昌理工学院田野新青年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