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十大皖药”道地产区,赓续金寨老区红色血脉,助力大别山区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2023年暑期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作为药学院药学专业大二学生,借助在实验室实习的经历与研究茯苓这一味道地皖药的理论基础,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有幸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团的一员于7月18日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桃岭乡东冲村茯苓道地产区附近实地调研,追寻“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与种植户们交流种植经验,探寻“十大皖药”产业发展现状。

红军故里,将军摇篮,大别山钟灵毓秀,气候温润,孕育了丰富的中药资源,造福了一方百姓。茯苓作为安徽省“十大皖药”之一享誉天下,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支柱产业。乘坐复兴号,驰骋在沪蓉高铁新开通的路段,望着窗外景色的转变,从平原的一览无余到大别山的崇山峻岭,无论多少次都不会看腻,这是像我这种平原长大的孩子平日里所看不到的。遥想高速铁路尚未开通时若想赴往金寨,需乘坐四五小时的大巴车一路颠簸。而如今则是中国的创新与科技结晶,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将大别山的天堑化为了通途,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来到位于梅山镇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将军璀璨”四个铿锵大字。我在博物馆志愿者的介绍下一道重温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了解到了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所谱写的感人故事,切身体会到革命先烈们舍身报国的高尚情操。如今的我正处于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是奋斗和拼搏的年纪。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应当向洪学智将军这样的革命先辈们学习,主动担当起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使命,运用自己大学所学知识与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式来到桃岭乡东冲村的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后,我在合作社总经理杜方平先生的陪同下深入茯苓田地,运用平日课程所授专业知识与实验所得数据结论,与当地种植户在田间交流种植经验与心得体会。当我提到今年天气炎热,农民伯伯们辛苦了的时候,种植户何爷爷说道:“虽然持续高温种植作业较为艰苦,但与此同时今年雨水较少无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茯苓这种喜干的真菌来说可谓是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今年又将有个好收成!”说罢,何爷爷淳朴的笑容感染到了我。也许,快乐就是那么简单,那么朴实无华,城市的喧嚣幸好还没有波及到这最后一方净土。我们每天所度过的平凡日常,都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图为团队成员参与茯苓养护与采收过程。

其实早在高铁上,我就隐隐约约的有一种紧张感。我一直在思考着怎样把书本与实验室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尽管我提前查找并整理了大量的资料,但实际不可能跟计划的一模一样。面对着杜经理半开玩笑地问我:“小伙子,你知道这赤茯苓从哪来吗?”我因为紧张和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磕磕巴巴地说道:“是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杜经理爽朗的哈哈大笑道:“哈哈哈,没错,在你们的课本上基本上是这么写的,但是其实这赤茯苓呀是日照过于充足晒坏的表皮部分,倘若养护得当并不会存在,在我们这里就是次品,哪有你们课本上写的这么多天花乱坠的功效……”我尴尬地陪笑,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我的专业知识是如此的浅薄,浅薄到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张口即来,磕磕巴巴想了半天,还跟事实有悖。作为药学人,我深感愧疚,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更多地投入到实践中去,扎扎实实深入田间地头,再也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不能白读几年书浪费自己的青春。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产学研创有机融合是当今育人理念的主流,在此之前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已在当地建立了实践育人基地。只有后备人才资源充足才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这是我第一次当一名“小老师”,可以将自己所学书面知识与农户爷爷们的实际育种过程结合起来一同讨论。当一颗螺丝钉,真正帮助到他人,帮助农户爷爷们脱贫攻坚的成就感不言而喻。能有这样的机会实属不易,我暗暗发誓在后续假期也将依旧投入实践中来,顺应时代潮流,争做时代先锋,与农户爷爷们共同交流进步。

金寨是全国药用菌交易、物流、服务中心。行程最后我参观了全国唯一的药用菌专业大市场,并进入多家店铺咨询茯苓品质与价格,了解茯苓市场行情。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子,我切身体会地感受到了我国中医药资源的丰富,却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庞杂的中药体系下学识的短浅,但同时也为祖国大力支持中医药振兴与中医药院校发展而喜悦,为自己能够在大学学习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医学瑰宝而自豪。

图为团队成员前往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实地调研,店铺内所售药材。

为深入剖析“十大皖药” 茯苓的产业情况,我还通过纸质问卷形式在市场诸多中药爱好者群体内进行了详尽的中药材产业调查。

图为调查问卷内容及部分结果分析。

整理完调查结果后,看着一组组数据,我不禁感慨社会上有着这么多民众服用着中药,信仰着中医,大力推动了祖国的中医药振兴战略。正多亏他们,自己平日所学知识也是可以服务大众,回馈社会,存在着用武之地的。

真的很有幸能有这样的机会深入自己平日里所研究的茯苓的道地产区,而不再是纸上谈兵。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将军摇篮不仅聆听到了这段血沃中华的历史,还真切感受到了种植户们的不易。红色血脉需要延续,大别山精神就由我们新一代中国青年来发扬光大!今天,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实实在在地为大别山区乡村振兴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绵薄微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农民何爷爷问我现在大学生为何都喜欢来到山区吃苦的时候我脱口而出的铿锵回答。通过这次三下乡,我深刻意识到守正才能传承,创新才有发展,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而中医药承载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基因,可以充当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责无旁贷!茯苓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聆听一代代先辈的红色故事,赓续金寨革命老区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老区红色基因,踏踏实实深入田间。助力大别山区乡村振兴,我们在路上!

图为团队成员与合作社人员在菌种厂门前合影。

时间:2023-07-21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共同倡导环保意识,携手创建绿色家园
  • 传递精神,一路同行
  • 党的二十大是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大会,吹响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高质
  • 07-20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