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社会公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2023年7月17日,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绿’水青山行,‘赤’诚党国心”实践队,以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走进福建省德化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一)参观戴云山生态博物馆,阅览壮美自然 7月17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戴云山生态博物馆学习了解德化县的基本生态背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首先介绍了展馆的三大组成部分:植物展厅、动物展厅、生态保护展厅。它们共同展示了德化县戴云山生态全貌。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连续44年保持全国首位,戴云山作为福建省重要的一支山脉,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领悟。
随后,实践队沿着戴云山垂直海拔参观了沿途的动植物标本。同学们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为曾经观念意识不强造成的损失表示惋惜。万物有灵,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方可互利共生,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们学习保护联盟的相关内容
(二)走进德化县葛坑林场,体悟绿色生态 7月17日下午,实践队深入德化县葛坑林场学习绿色经济经验,葛坑林场陈场长为大家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首先,林场推广多功能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采取林下套种方式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其次,林场向全国出售优质绿化苗、茶籽油等经济作物直接带来收入;再者,森林公园的建立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周围农户农家乐经济,也直接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真正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图为陈场长为实践队员们介绍林场基地项目
同学们认真记录了林场经验,利用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优势,为林场的秃杉、火力楠、银杏等特色树种挂上树牌。树牌包括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生长环境等信息。为树木挂上身份牌,让更多游客了解树木知识,了解是保护的开始,致力宣传是青年学子的拳拳心意。
图为实践队员为特色树种挂上树牌
本次参观实践,同学们在生态博物馆参观学习了保护生态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升了同学们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能力;深入林场,亲身实践,为绿色生态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将守护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深扎于心,努力扎实专业素养,力争在未来为祖国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