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孙彤 艺术学院通讯员:林欣雨
2023年7月16日,湘潭大学艺术学院赴琅岐岛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福建博物院开展调研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福建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民俗文化等等。

图为福建博物院图片1
福建博物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湖公园,占地面积6公顷。由主馆、综合馆、自然馆、博园等组成。调研团队来到福建博物院,首先吸引到成员眼球的便是其独特的建筑外观。精致的浮雕墙体,模拟了福建土楼风格的自然馆,尽显福建当地文化特色。
白,乃无色之色,庄子有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走入主馆,来到德化白瓷精品展馆。展厅集展览与科普为一体,既有精美绝伦的白瓷展品又有福建工艺美术大师当场制作展示。展览详尽显示了德化白瓷所运用到的装饰工艺“刻划、印花、堆贴、镂雕、雕塑”。多重精细化工艺使德化白瓷既具有丰富精致的纹饰、文字和镂空,还有极为逼真的造型装饰艺术。德化瓷器于宋元时期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源源不断的从泉州港通向世界,为明清时期德化白瓷外贸的鼎盛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于宋元时期,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尚未能制造瓷器;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参观展览和了解也让团队成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图为展品图片1

图为展品图片2
山海家园,闽之先民。在展厅里调研团队看到了一座座千百年前的墓碑;看到了那破碎却仍极具魅力文物;看到了让大家不禁感叹古人精致技艺的青釉碗、建窑黑釉兔毫盏、建窑黑釉褐斑纹盏……

图为展品图片3

图为展品图片4
走进《峥嵘岁月——福建苏区文物展》,跟随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循着历史的痕迹,调研团队一起重温那段星火燎原的光辉岁月,感受苏区军民恢弘壮丽而又曲折艰辛的生活。武装斗争,创建政权;劳动互助,发展农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艺术,欣欣向荣;反对迷信,倡导科学;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在展馆中看到了1928年张春山参加永定金砂暴动用的鸟枪,看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红八团用的电话机,看到了《保护妇女青年条例、婚姻法、裁判条例》,看到了福霞浮溪区苏维埃政府募捐登记簿……十年苏维埃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不仅为苏区民众带来了生产和生活的巨大改变,也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参观福建苏区文物展,成员们了解到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形成,了解了自救图存、大力发展生产、兴经济的那段时期,看到了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开展移风易俗运,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忆往昔峥嵘岁月,不忘来时路;看今朝风华正茂,启航新征程。

图为福建苏区文物展馆图片1

图为福建苏区文物展馆图片2
海上丝绸之路宛如一艘庞大的文化巨舟,承载着各大文明间在艺术、美学、思想上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亚美尼亚传统服饰是亚美尼亚文化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在时间的浸润下,它涵盖了许多亚美尼亚世俗和宗教精神的元素。福建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博物院也展出了大量水下考古打捞出的精品文物,精致华美的骨折扇、广彩希腊神话故事图盘、光彩潘趣酒大碗……参观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亚美尼亚传统服饰、古老的埃里温、亚美尼亚传统饰品和亚美尼亚传统地毯这些都让大家感叹世界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亚美尼亚传统服饰在时间的浸润下,涵盖了许多亚美尼亚世俗和宗教精神的元素;亚美尼亚的传统饰品也极具独特的审美意义;地毯编织是装饰艺术的古老分支之一,亚美尼亚字母文字、织布工的指示、场合和日期都是亚美尼亚地毯的特征。

图为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图片1

图为亚美尼亚19-20世纪文化瑰宝展图片2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赴琅岐岛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此次调研学习中不仅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了解到了中亚两国历史文化的交相辉映。福建博物院也依托博物院外观和文物等展开了大量文创设计活动,身为艺术学子的大家也深有感悟,体会到了现代文化艺术手段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置疑作用。通过此次实践也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发扬传统艺术、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添砖加瓦。

图为福建博物院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