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玉瓷文化之美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了学习和贯彻二十大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文沧澜社会社会实践队队员,在2023年1月10日来到了山东省博物馆进行学习参观,进行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山东省博物馆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玉润生香馆藏玉器精品展,体会玉文化之柔美
     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玉器的类型多种多样,既有沉淀岁月的仿古玉器,又有清新脱俗的高雅陈设玉器。实践队员在参观此馆时学习到了一个新的知识:复古风。清朝时,在玉器的帮助下,不仅将青铜器的风采重现于世,还让其脱胎换骨,加以创新升华。远观似青铜器,近看却更加细腻、精致,这就是玉器复古所做成的类似于青铜器的作品,这种创新的方式让实践队员敬佩。
    在展馆中,有一位知识渊博,博览群书的游客为实践队员进行讲解,主要讲述了玉如意的寓意:玉如意是古代玉器的一个典型代表,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能祈求家人平安吉祥,事事顺心。有的玉如意还有灵芝的形象,寓意健康长寿。这让实践队员明白了玉如意不仅是一个摆件,更是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仅如此,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在瓷器中所提到的佛教八吉祥也会雕刻到玉如意上。所以实践队员推理总结到:古代的一些雕刻,尽管质地材质有所不同,但是所雕刻的花纹都是当时的人们所公认的,所以雕刻的事物都十分相似。
       瓷韵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体验瓷器之美
       从素颜到粉黛,从单色瓷到彩色瓷,瓷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蝶变过程,终于成就了“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的传奇。瓷韵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掀开了官窑瓷器的神秘面纱,将它们的美展现在了实践队员的面前。通过对此展的参观,实践队员了解到瓷器花纹的主要类型:花鸟纹、缠枝纹、佛教八吉祥、牡丹纹等等,在当时的技艺水平下,古代匠人的制作水平与创意让实践队员赞叹不已。
      实践队员在开展活动前进行了线上会议,集中讨论了有关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受访人群和活动目的与活动预期。并且弘文沧澜社会实践队在开展本次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调查了人们关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人们认为哪些地方适合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员在统计汇总调查所得结果之后得知,山东省博物馆是当地人公认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地方。不仅如此,在观展学习时,实践队员看到有小朋友在认真地观展,便上前询问采访。实践队员问小朋友觉得玉器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来到博物馆欣赏文物,是否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朋友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观展期间,实践队员发现,博物馆中的小朋友数目不在少数,小朋友们喜欢在博物馆里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所以博物馆也被称为“溜娃宝地”。小朋友们对博物馆充满兴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欣赏。正是因为实践队员们的充分准备才是本次活动有较为完美的收获。
    本次参观山东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营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树立了文化自信,加深了实践队员对瓷文化和玉文化的了解,也对人们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深入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文沧澜社会实践队队员也将继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寻与学习,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二十大的思想。


 
时间:2023-01-12 作者:弘文沧澜社会实践队队员 来源:弘文沧澜社会实践队 关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