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共济,聚荔前行

2021年10月,受持续强降雨、内涝和黄渭洛三河同时暴涨影响,大荔地区洪涝成灾。经过五十余天大荔人民团结一心持续奋战,取得了防汛救灾重大胜利。为全面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北大学“同州共济”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7人在陕西大荔进行社会实践,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图1 中北大学“同州共济”暑期社会实践团
实践团在到达大荔的第一天,就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赵渡镇严通村进行考察调研。离开修整一新的村台,踏上硬化完成的生产路,一眼望去是缀满枝头的冬枣。谁能想到,九个月前作物被淹、房屋倒塌、全村撤离,这个美丽的村庄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
村支书王海军为我们介绍了受灾情况:“在这次洪灾中,严通村房屋倒塌6户,严重受损67户,一般受损108户,轻微受损200余户,4000余亩枣树被淹,直接经济损失多达8000万元。”
灾难面前,生命大于天。获评2021年严通村“最美严通人”的马青文告诉我们:我当时在大棚里摘枣,听到广播里通知紧急撤离,就迅速听从村委安排前往安置点,当时内心充满了恐慌。王书记最后一个撤离,并不断安抚大家,他家的房子也严重受损,无法居住。王书记对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有党和政府在,有他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一定会度过难关!
生命是渺小的,但蚍蜉聚众,可撼大树。生命的伟大,就在于危难面前的相互扶持与帮助。正如马青文所说,一周之后村民顺利回到家里,自救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了。捐款、采买、卷泥、冲洗、消杀,一系列工作有序开展,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做完集体的事情才回家收拾。马青文同志奋斗在救险一线时不慎被钢筋刺伤了脚掌,村干部得知后第一时间探望。从他淳朴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在那一刻他是幸福的,他知道党和人民时刻在一起。因此,他拒绝了村里的医疗补助,把它留给更需要的人。同时灾后政府也及时提供了临时救助和住房修复补助,帮助村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图2 采访村民马青文
洪灾面前显担当,风雨之中见真情,邻村筑起一道抗洪战线。在北洛河漫堤造成险情后,大荔县紧急转移受灾群众,设置了14个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的餐饮、住宿、医疗等提供保障。受灾较严重的赵渡镇新建村村民,被安置在受汛情影响较小的广济村。广济村餐馆老板杨建军看到村干部和新组建的青年突击队起早贪黑投身救灾工作,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主动把餐车开到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做饭。
这次灾情集中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各级各地迅速驰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灾后重建有条不紊。50多个兄弟市县、80多个社会组织、100余家企业、2000余名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走访调查了解到,自2022年7月全国进入“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以来,大荔县举行黄河防汛撤离迁安实战演练。防汛指挥部及时启动黄河Ⅱ级应急响应,执行黄河3号预案。防汛指挥部组织进行了群众安全转移、抗灾抢险、医疗救治、群众安置、卫生消毒、监测调查等一系列演练,井然有序。
实践团采访的严通村和广济村是全县抗洪救灾的一个缩影,大荔县应急救援也是中国人面对大灾大难同舟共济、聚力前行的一个缩影。在六十年不遇的洛河汛情面前,大荔上下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涌现出了许多担当有为的干部群众,经历了、也经受住了这次大考,牢牢守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线。在灾情前后,党和人民时刻站在一起,组织关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群众也自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党指引出方向,人人都如炬火,汇聚起夺目的光亮。
洪水滔滔,南北同患;人水相搏,气壮山河。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亲身感受到,面对罕见的洪涝灾害,中国大地上涌动起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澎湃热潮,展现出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的壮丽画卷。通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块遭遇了特大洪水考验的土地重焕生机,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图再一次徐徐展开。
 
时间:2022-09-13 作者:王瑶,王昊篁,梁子航,段明金,孟佳瑶,刘明哲,梁玮东,余鹏, 来源:中北大学 关注:
  • 同州共济,聚荔前行
  • 同州共济,聚荔前行
  • 为了解脱贫攻坚成果,感受乡村振兴风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中北大学“同州共济”暑期社会实践团就2021年洪灾问题,在
  • 09-13
  • 黄河泽千里,母恩惠万世
  • 为了走进黄河,保护黄河,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追寻华夏文明,遇践黄河故事”实践团来到了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寻访实践,黄河母亲和小浪
  • 09-13
  • 弘扬劳动精神,练就过硬本领
  • 弘扬劳动精神,练就过硬本领
  • 帮助医务人员减轻压力,在社区做防疫志愿者,引导居民按正确步骤进行核酸采样,正确采集居民信息,方便统计核酸人数。
  • 09-1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