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农旅融合,乡村富裕

多彩大学生电(通讯员 周珂 薛文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的新课题,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农旅融合,青年领航”三下乡实践团于8月24日前往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今天实践的地点是老君镇水稻田,莲藕种植基地,老君镇的各个乡村开展调察问卷的填写。
水稻生产,助力乡村发展
8月24日上午八点,实践团踏着初升朝阳的最后一缕微光,来到了老君镇的水稻田进行参观和调研。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水稻田中,在水稻田旁观察水稻的生长,水稻上还有些许露珠还未散进,细细的散着微光,远远望去,麦田翻金浪,希望到农家。实践团的成员漫步在水稻田间,感受着这段惬意的时光。半小时后,实践团的成员们有幸采访到水稻种植园的负责人,据悉,老君镇的今年水稻种植6000亩,预计产量1800吨,可谓是一个大丰收。据负责人介绍:老君镇利用靠近沱江河道的地理优势及31个提灌站,采取提灌抽水的抗旱措施,解决了稻田用水问题。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村指导,加强稻田管理,确保水稻稳产丰产。水稻的种植助力了乡村振兴,使得老君镇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莲藕生产,助力乡村富裕
8月24号上午十点,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老君镇新兴村莲藕种植基地。俗话说,“莲植浑身都是宝,莲花可以观赏,莲藕可以食用,莲子可以入药。”现如今,种植莲藕已成为陕南地区一项促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当地的土壤偏湿,水质呈酸性,特别适合莲藕的生长。眼下正值莲藕大丰收的时节。该村走出了一条观莲、采莲、富民的特色农业之路。实践团队员参观了莲藕基地的生产流水线,整个过程采取自动化和区域化的形式,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大大的提高了莲藕的生产率。此外,实践团采访了当地的莲藕种植户,种植户表示,莲藕的种植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近些年农业产品的崛起,他们的经济收入得到可见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改善,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日子也在蒸蒸日上。
农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渐渐的日头高照,日子也到了中午的时候,实践团成员中午休息了两小时,又开始了下午的实践调研,下午的实践安排是进行农旅融合的调查。老君镇作为一个结合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村,采用旅游和经济相结合,农业和旅游相结合,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下午我们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电子版调查问卷,和纸质版调查问卷,二者相结合,使得调查过程很轻松,也很愉快,实践团的成员一边在和村民交谈,一边填写调查问卷,不仅高效的完了调研,还使得村民心情愉悦。
 
(图为村民在填写调查问卷 多彩大学生通讯员薛文渊摄)
最后,实践团成员有幸采访到了老君镇的书记,据书记谈到:汉台区老君镇把“创新产业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和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立足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做足做强特色旅游和产业发展大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绿色融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打造网红地段,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金寨村摇身一变化身成了五彩斑斓的“漫画世界”,与皇塘观花点首尾相接,让游客在观赏烂漫金黄的油菜花的同时,还能找回童年的记忆,重回童真时代,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外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旅游农业相融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老君镇的经济水平。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合照 多彩大学生通讯员薛文渊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老君镇农旅融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提质、产业增效、集体壮大、农民增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感受了农旅融合的模式给乡村带了的产业振兴,当然农旅融合模式的提出以及发展离不开各个产业的奋斗和创新,乡村振兴,不仅产业在路上,青年也在路上,以吾辈之青春,创乡村之振兴。
 
 
时间:2022-09-08 作者:周珂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飞学院共筑中国梦,助力基层治理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