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新城红旗展,搬出大山天地宽
7月23日,长安大学“以青春之我,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来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凤冠新城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乡村居民搬迁经验,了解当地居民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为乡村发展城市化积累宝贵经验。
当日烈日如火,足蒸暑土,但凤冠新城令我们的心同样炙热。初见新城,向远望去高楼栋栋林立,天空时而有飞鸟掠过,犹如倒悬明镜之上的点点斑纹,平视而言,尽是一片欢声笑语,几百名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院子里唱歌跳舞,诊所、广场、小学...在这里样样俱全。
我们伴着孩子们银铃般的欢笑,一路深入城区,粗略数来,新城一共有五十几栋高楼,一边数着一边到达了新城的社区服务中心,当地的方主任见我们是大学生下乡调研,非常地热情,笑着向我们介绍凤冠新城的每一寸土地,他介绍道:“整个新城有一万五千人,都是从附近的村镇搬迁过来的,对许多人来说,一夜之间就从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很多人还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户。”我们不由得担心起他们的收入问题,主任笑着说:“这些搬迁群众大多就地转化为新城附近工厂内产业工人,农村冗余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乡村”的良性循环,”我们不禁频频点头,“有的老人在社区中还进行着手工业的工作既能带孩子又能增加创收,子女就在旁边工厂,大钱小钱一起挣。”听到这里,我们笑了起来,随后,主任带我们在新城内参观了一圈,看过了法律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青年服务处等一系列地点,我们兜兜转转停在了党群服务中心。
看着高高飘扬的党旗,我的心中宛如掀起万丈波澜,谁能想象这么几年光景,原来还在山中苦哈哈的种地汉,摇身一变变成了“城里的产业工人”,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凤冠新城确确实实是我国脱贫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采用的“党支部+居委会+物业+网格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无疑是乡村发展城市化的宝贵经验,百姓们遇到问题不到五分钟就能有专人登门服务。
罗马非一日建成,如今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完成,是无数先辈终其一生数十年的努力换来的,乡村振兴同样是我国发展路上不得不走的一步,如何走好这么一步,还是要看我们这代人的方向,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将火把一代代传下去,展开我们的新长征。
时间:2022-09-07 作者:苗卓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