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财学子三下乡:红色小岗村,庚续红色精神
传承红色记忆,探寻乡村现状
8月12日下午,调研队一行人来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并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为未能来到的团队成员提供了一场“云实践”,充分发挥了线上媒体的优势。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大包干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刚刚进入纪念馆内,《大包干歌》便流入耳畔,这首从1979年流传至今的革命之歌,诉说着小岗村艰辛而又大胆的革命历史。刚刚进入馆内,一座座村民生活的蜡像便出现在眼前,瞬间拉近了成员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内参观了解到了“大包干”前的村民生活艰辛,原来在革命之前,小岗村早已经历了数个自然灾害和动乱,当那18个鲜红手印的信纸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时,团队成员似乎都感受到了当时作出此次革命决策的决心和意志。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严峻,因此这场革命是一个十分冒险的动作,村民们顶着压力,却又充满着决心…
当深入纪念馆内,团队成员逐渐开始了解到革命后的变化,小岗村真正实现了大翻身,农产量大增的同时,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而馆内的那一张《人民日报》对小岗村的赞扬报道也是对此次革命充分肯定的证明……整个纪念馆不大,但却真实的记录着小岗村的日月变迁,丰富翔实的资料、图片以及历史文物完整再现了当年小岗村人大包干发展的整体历史过程。
参观完小岗村后,团队成员又一同在小岗村内部展开了充分仔细的问卷调研,通过拜访当地村民和产业园,大家也充分的了解到了目前小岗村真实的生活写照和产业发展现状。如今的小岗村,山清水秀,公路笔直干净,田野绿油油一片,在盛夏里展现着蓬勃的生机,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小岗村内部如今仍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村内建起了许多生态农庄供游客进行游玩。但与此同时,小岗村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寻找自身转型的契机,充分引进轻工产业,盼盼集团就是小岗村内部目前最大的工厂。团队成员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如今的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3.5万元,家家早已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怀念党员先辈,探寻红色精神
8月13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了沈浩同志故居,看着一张张先烈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我们仿佛也回到了农村改革的远方,改革的春风在这里迎风飘扬,吹遍希望的田野。在小岗村这样的贫困乡村,改革开放以来是在哪些政策的实施中实现脱贫攻坚,又对实现乡村振兴有何启示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沈浩同志了,在讲解员李叔叔的话语中,我们对于这位伟大的书记有了新的认识。沈浩同志作为小岗村的第一党支部书记,在职期间,不仅让村庄修起了公路,并积极引进资源,集中土地,为“三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团队成员在沈浩同志的故居内,切实感受到了当时这位书记的生活状况,其简朴的住所充分展现了他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随后,成员又来到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在这里成员们更加具体详细的了解到了沈浩同志的光辉事迹。展馆内部不仅陈放了许多沈浩同志先前的荣誉证明和生活用具,同时还运用了“空间造景”、“沈浩群雕”和“数字演绎沙盘”等形象化设计,运用声、光、电的科技手段,让我们近距离的探寻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无私付出的高尚情怀。
8月12日下午,团队来到小岗村,并全程以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为因疫情防控未能到来的团队成员提供了一场“云实践”,充分发挥了线上媒体的优势。
生动感悟“大包干”精神深入总结红色精神,共同探寻内核力量
本次团队通过探访誉有“改革第一村”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真切的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对于小岗村切实的文化、经济等影响,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村内的纪念馆等景点,真正的与历史进行“对话”,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小岗村革命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被一代代怀揣奋斗精神的先辈们所打动。本次实地实践结束后,8月14日下午,团队成员共同在腾讯会议中进行线上交谈,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对于此次社会实践的深层理解,并各自分享了自己在此次实践中查询和记录到的相关知识,大家的深入总结,让团队成员深切的明白了革命力量的伟大和光辉,更好的感悟出了革命历史中振奋人心的内核,激发了团队成员对于革命精神的思考,帮助团队成员解决了许多精神困惑,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成员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和宣扬下去,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了解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并将其外化于形,充分渗透至每一位青年人的行动之中!
此外,针对“三农”问题,小岗村的缩影也让团队成员真实明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回望着小岗村的历史变迁,如今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是依靠着“大包干精神”和以沈浩同志为代表的敢于拼搏努力的人民共同赋予的。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开拓未来的重任已经交付于我们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导,始终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努力!
时间:2022-09-05 作者:杨逸凡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思政实践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