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老人需关爱

为了体恤孤寡老人,让老人感受到社会仍在关心和爱护他们,也让其感受到温暖和真情,曲阜师范大学“星火传递,携梦同行”社会实践队在烟台展开了在敬老院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星火传递,携梦同行”社会实践队烟台敬老院慰问老人菜园摘菜蔡玉莹 供图
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来了烟台市里一个敬老院,探望和慰问这里的孤寡老人,同时也带去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刚跨进敬老院,它给我的感觉是平静、祥和。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闲聊,他们没有孩子脸上的天真,青年人脸上的憧憬,中年人脸上的忙碌,我从他们的脸上像是读出了眷恋和些许疲倦和释然,他们是在对从前点点滴滴进行着回忆。那么坚强的他们也抵不过岁月的摧残,苍老的面容,步履蹒跚,此刻涌上我心头的不是怜悯而是深深的敬意,即使被岁月摧残他们也不曾低头认输,他们身上依旧留存着当年的硬气。那里的管理员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在那里转了一圈,给我们大概的介绍一下周围的环境设施,然后我们就在院子里帮管理员打扫卫生,为老人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并且在过程中时不时的去和碰到的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聊天,谈心,真切的关怀。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因为常年的孤独感,使得他们很希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老人们在养老院的窗台以及空地上种满了花,虽然他们都年事已高,有些人也行动不便,但他们依然尽他们的努力,像呵护自己的儿女一般呵护着花草,我一边帮忙打扫卫生,修剪花草、为花草浇水施肥,一边和老人们闲聊,从聊天中听得了他们的子女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才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而有的老人的子女已不在人世,但温柔体贴的老人仍为儿女们说话,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我也不想成为累赘。但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依旧积极乐观,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
 
图为“星火传递,携梦同行”社会实践队烟台敬老院慰问老人留影蔡玉莹 供图
通过这次走进养老院的活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我切身实地的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集体力量的强大,以及亲情的珍贵。我看到了孤寡老人在没有儿女陪伴时的孤独,看到了有人陪他们聊天时候眼中的温柔,以及离别时的感伤落寞与无奈的眼神。我很庆幸我能打破养老院那种宁静,为老人们带来久违的欢声笑语。慰问老人的活动不只是一道程序,而是能起到唤起整个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尊老敬老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如今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老人却或多或少地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为社会辛勤的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我们更需要一份热切的关怀,为他们的物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帮助。我们需要了解他们,他们如我们一样,在从前也有着一腔热血、一份执着、一个梦想。即使沧海桑田,也无法磨灭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能在孤独寂寞中为自己留下一株向往阳光的绿植。夕阳红,同样追求动人的骄阳火。他们就是我们最敬爱的老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老去就淡忘他们曾经风华正茂的辉煌。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爱,这种不仅来自于亲人,更来自素昧平生的人和社会的开放和包容。社会仍旧接纳欢迎年迈的老人。
 
时间:2022-09-03 作者:蔡玉莹 来源:蔡玉莹 关注:
  • 西农三下乡: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 正值建团一百周年之际,为展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在巩固乡村振兴战略成果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团队12人于2022年7月19至7月28日
  • 09-03
  • 艺术支教,用爱导航,让梦起飞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重要
  • 09-03
  • 地大学子社会实践:探求人与飞鸟的和谐之道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