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12日,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送爱特殊儿童,情暖与爱同行”蓓蕾蓝丝带实践团队在金雨点启智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依托金雨点启智中心为实践基地,以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为蓝本,借助新媒体等多样化形式,以提高各界对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
据悉该实践团队以特教机构与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展开科研调查,了解目前特教机构内特殊儿童现状。同时协助机构内特教老师开展教育活动,为特教机构中的地环境设置以及课程设置提出有效建议,从而为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指导老师以及队长的领导下,队员们协作分工,提前了解金雨点启智中心现阶段状况,到实际地点调查关于机构设置、特殊儿童家庭情况等现实状况,提前联系金雨点联系人了解状况,制定前期对特殊儿童以及教育方式的观察计划,对特殊儿童的行为进行前期的记录,为之后的对比和分组做准备。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特殊儿童全体,并用合适的统计方式进行分类,并对特教一线老师进行访谈,同时辅助特教老师进行工作,对互动方式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影响幅度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为线上组收集感性资料。最后,并在这个活动中不断收集素材,并视情况进行方案优化。此外,团队成员每日进行实践日志撰写,记录特殊儿童被帮助时的情况时刻注意对比,以及询问特教老师意见,对整个过程不断进行优化改善。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达到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日常生活状态的目的,队员们分成不同小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跟随主班教师,一方面是为了协助特教老师工作,更重要的目的是观察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加深对这个群体的认识。在这过程中,队员们能做的包括:先听个训,在孩子们入园前后打水,开窗,早操,接孩子,入班;接下来就是早课时间,入班学习,辅助配合主课老师上课;午餐时间做好餐前准备午餐过后协助助教老师看管午休;午休过后入班学习,辅助配合主课老师上课;最后就是兴趣班的学习以及开会总结一天的观察学习收获。队员们要注意的是,一要快速记住本班孩子,一面在带期间出现遗漏;二需要掌握学生的大概情况并在结束后写一份总结半酣对特殊教育的了解以及感想等。
在课下或娱乐时间,队员们会给特殊儿童表演才艺,比如舞蹈唱歌……特殊儿童的特殊之处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音乐旋律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它能在不同国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地方生生不息,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与享受也是如此。台上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随着音乐蹦蹦跳跳,活力四射,台下的孩子们欢呼鼓掌,兴高采烈。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值得注意的是,该特教机构开设了不同的社团兴趣班,包含了美术兴趣班、空灵鼓兴趣班、篮球技能兴趣班和游戏技能兴趣班等等,这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发现自己兴趣所在,扬长避短,实现多元化发展。队员们也加入其中,融入他们的世界,观察发掘他们独特的奥秘。
“三下乡”的团队活动在6月12日圆满结束,但同时也是线上活动部分的开始。接下线上活动的负责成员开始收集素材制作视频进行宣传,视频会以科普为主,尽量简单易懂,通过大量的实例以情动人,引起共鸣;同时选定宣传目标,暂定为成年人与普通群众为主;宣传推广主要利用一些自媒体进行推广,金雨点启智中心会与网络博主联动科普,同时宣传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和B站账号,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群体。
想要做好特殊儿童的宣传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让更多人认识特殊儿童也只是第一步,如何呼吁社会为特殊儿童提供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更是任重而道远。其实这个群体离大家并不遥远,我们要善于停留和观察,多给他们一些关注与呵护。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入实践,主动探索了解是值得称赞和发扬的,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