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学子赶赴贵州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胜召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2 年 7 月 25 日至 8月 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砥砺黔行”小分队赶赴贵州,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活动中,我们去到贵州省博物馆、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贵阳市达德小学旧址、林青烈士就义处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习党史,宣传党史,来研究我们党的历史,深挖革命先辈崇高的革命精神与对党的信仰,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精神血脉。
第一站,小分队来到了贵阳市省工委旧址。旧址坐落在贵阳市中心,原称高家花园。这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庭院,青瓦灰墙、古韵悠悠。1935年1月,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直接批准建立了唯一的省级地方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中共党员、高家后人高言志提供了高家花园作为革命人士秘密居住、工作和举行会议之地,这里成为了省工委部署工作的地方。我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学习了贵州革命的发展过程以及林清烈士与国民党反动派斗阵的革命事迹。

(图为成员合影)
跟着林青烈士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林清烈士就义处,瞻仰我们的革命先辈。林青烈士时任贵州省工委书记,同时兼任遵义县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于1935年9月11日被捕押赴刑场。行刑前,林青烈士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大义凛然,从容面对死亡。凶残的敌人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进他的口中……林青壮烈牺牲,年仅24岁。林青烈士用生命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他坚定信仰、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宁死不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精神。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贵阳市达德学校旧址。达德学校原是元代“南霁云庙”,后改为“忠烈宫”,是当时贵州著名的私立学校,创下了诸多“第一”,后因中共著名共产主义者王若飞曾在此就读并任教而出名。在旧址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王若飞烈士求学路上的艰辛,学校的摆设陈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小队成员立下誓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用向王若飞烈士一样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受到王若飞烈士精神的感悟,第二日我们便在贵阳市达德学校旧址为我们参观的游客讲解学校的历史以及王若飞烈士光荣的革命事迹。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面对生死考验,王若飞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并为共产主义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王若飞烈士的革命精神。

(图为成员给游客进行宣讲)
最后,我们来到了贵州省博物馆来参观学习我们贵州的红色文化与红色历史。博物馆中展览着我们红军在长征在贵州的路线图。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以及意义,同时也感叹毛主席的用兵如神,通过四渡赤水,摆脱了国民党数十万的追兵,奠定了我们红军长征胜利的基础。为了将我们贵州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现给游客,我们在贵州省博物馆社会宣传部门的支持下,来到博物馆中选传我们贵州的丰富红色文化,效果显著。
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团队来到遵义赤水市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团员们将之前学到的精神应用到实践中,协助当地农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走访困难群众,宣传我们党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结束后得到我们工作人员的肯定。
 
时间:2022-08-28 作者:刘金杭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湖医药学子践行“一下三民”政策,调研医务志愿者,品志愿精
  • 郑大学子三下乡:红旗漫卷山河换,青丝白发精神传
  •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 南信学子赶赴贵州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 暑期社会实践|风雨同路:永记历史梦魇
  • 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湖北阳新开展暑期“三下乡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