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池州8月24日电(通讯员 操伶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接续推进红色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由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寻红忆”小队,围绕“走进红旅小镇,探索乡村振兴新发展”的活动主题,于8月12日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荣兴村,通过参观、拍照、采访等形式,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木塔乡与江西浮梁、鄱阳交界,是一个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文化乡村,传统古村落众多,现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一座、省级传统古村落两座,省级非遗2个。辖区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厚重。
8月13日上午,实践团分别调研了东至木塔红军纪念馆、烈士陵园、黎痕乡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和皖赣特委旧址等多处红色文化圣地。走近红色文化,铭记革命历史。我们在东至木塔红军纪念馆里进行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聆听革命故事,参观红色文物,继承先烈遗志。纪念馆分一二两层。馆内有大量雕塑,图片等历史文物,还使用了语音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形象直观地向我们表述了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的动荡故事。团队成员们在这里认真观看聆听,并在参观结束后在大厅合影留念。

图为队员们于红军纪念馆大厅内合影。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吴晶 供图
来到烈士陵园,这里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纪念着46位革命烈士在最美好的年纪为了家乡、为了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一腔热血,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早已经随硝烟飘散,但先烈们英勇奋战,不屈的红色基因早已深深的流入了革命老区黎痕人民的红色血脉中。队员们在这里对革命先辈们表示尊敬与哀悼,并合影留念。团队成员对本地的红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黎痕乡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实践团见到了居住在其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说明来意之后,两位老人亲切地与团队成员交谈,离开古屋之时,奶奶特地走出门与实践团挥手告别。通过对这些地方的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对本地的红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为队员们与居住在红军旧址中的老爷爷聊天。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桂云蕾 供图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景点背后的红色精神,8月13日下午实践团来到荣兴村党群服务中心,在一位村委的带领下,去往了当地一位曾经的红色文化讲解人杨祥珍奶奶的家中,对老讲解人进行了采访。面对实践团提出的问题,杨奶奶都耐心做出解答,她向实践团介绍了黎痕古街的历史渊源,从古街的由来、红色根据地的建立、遗址近代的变迁、当地人民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政府的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图为队员们在聆听杨祥珍奶奶讲述红色故事。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桂云蕾 供图
通过杨奶奶的细致熟练的讲解,实践团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精神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当地的红色文化的了解,不再仅是具象的物与文字,还融入了自己的精神与情感。杨奶奶对实践团大学生前来瞻仰先辈红色精神表示肯定,她说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红色文化传承的希望,希望实践团可以把红色种子传承下去,并对如何做好文化传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她的介绍下团队也来到了革命烈士就义地——若溪河竹林,在这里对革命烈士表示悼念并合影留念。
8月14日,团队对村子最近正在进行的公路拓宽项目进行了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公路拓宽是为了能更好地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给农户带来额外的收入,增加居民幸福感,另外也能整体整治提升居民环境,绘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在调研结束后,团队对周边的居民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队员们了解到红旅小镇的创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餐饮方面。每逢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会有游客从上海、南京等地过来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进行参观学习,一些党团的重要活动也会在这里开展。

图为队员在对周边居民进行采访。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吴晶 供图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丰富了暑假生活,更是锻炼到了自己。在如今国家强调乡村振兴、传承红色文化的大背景下,“寻红忆”小队的红色之旅不会就此落幕,一切都有待队员们继续努力、提升自己,为乡村发展、文化传承助力。
来源:安徽工程大学 操伶灵
联系方式:1985664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