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华·逐梦深城——续写深港融合与科技前沿探索
继深入探访深圳新凯来、比亚迪及迈瑞医疗等产业巨头后,“行走中华·逐梦深城”实践队于7月16日至17日继续前进,目光投向深港融合的教育高地与通信科技领域的前沿阵地,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华为松山湖基地感悟东西方智慧交融,在哈工大威海校友掌舵的华普特科技与破茧新生的荣耀全球总部探寻创业精神与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港中深探微——书院制下的成长哲学与空间美学
16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交流环节,实践队与宿生会师生围绕书院管理、学生活动组织及特色项目等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队员们深度参观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其设计巧妙融合钢铁结构与盎然绿植,营造出既私密专注又灵动开放的学术与生活空间。“博文约礼”的校训精神和“博学、慎思、弘毅、致远”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始终。在重力场美术馆,实践队欣赏了“柳韵仁心”岭南画派作品展,画作在灯光下莹莹生辉,其留白之美与深厚意蕴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配备厨房、无障碍设施及琴房等细节的宿舍,更是体现了学校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让队员们对融合中西、关注全人发展的教育环境有了直观认识。
华为松山湖之行——欧陆风情中的创新脉搏与人才之道
16日下午,实践队走进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公司的松山湖基地。这座被誉为“欧洲小镇”的基地集尖端研发与优美环境于一体,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典范。在座谈会上,华为数通部门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公司的概况与发展战略。随后,两位哈工大的杰出校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宝贵心得。针对队员提出的“大学理论如何衔接实际工作”的问题,校友强调实习与竞赛经历的重要性,并指出:“企业招聘不仅看重知识储备,更重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能够清晰阐述项目设计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竞争力。”对于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等软实力,校友也给予了充分强调。座谈结束后,队员们乘坐园区小火车实地探访,亲身感受了华为在营造激发创新与保障员工福祉方面所做的努力,如被校友提及的鼓励运动锻炼和园区作为“天然氧吧”的休闲价值。
华普特科技——校友创业的“专精特新”之路
17日上午,实践队拜访了由哈工大威海校友创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华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无线移动信号覆盖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服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无线室分领域的佼佼者。座谈会上,研发中心谢主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与创新产品,从研发理念到丰富的应用场景。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关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岗位核心要求”的提问,谢主管指出:“软件方面,需要扎实的C语言功底,尤其是指针的灵活运用,以及数据结构知识是基础;硬件层面,则需要熟悉SOC、MCU的架构及其外设控制。”公司创始人王艳伟则以学长身份,亲切分享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历程。他特别提到疫情时期公司面临的严峻考验(成本压力、业务下滑、专利打压),并坦言正是依靠秉持强大的“逆境商”和长期主义精神,带领团队渡过了难关。王董的坚韧故事和务实分享,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创业维艰与坚持的力量,加深了对通信行业动态和企业运营的理解。
荣耀全球总部——独立科技巨擘的AI雄心
17日下午,实践队到达了荣耀全球总部。目前由深圳国资联合体控股的荣耀,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并推行聚焦前沿科技的“阿尔法战略”及持续的百亿级研发投入。在公司HR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参观了充满科技感的产品展厅,亲身体验了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乃至创新性的智能吉他等在内的全系列智慧生活产品,直观感受到其“以人为中心”的互联生态理念。在交流座谈环节,荣耀的校友代表结合自身在荣耀的成长经历,解答了队员们关于技术创新趋势、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疑问,并强调了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企业中持续学习、拥抱变化的重要性。校友的成长路径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参考,其展示的AI赋能终端的前景也激发了队员们对智慧生态未来发展的浓厚兴趣。实践深思——创新视野在湾区“启航”
通过连续两天的深圳标杆企业探访,队员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深刻理解了产学研融合的现实意义。港中深的前沿科技探索、华为的通信技术突破、华普特的智能制造实践以及荣耀的消费电子创新,为队员们勾勒出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图景。“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创新不仅要解决技术难题,更要关注社会价值与用户体验,”一位队员在参观荣耀展厅后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深圳创新之旅的持续进行,“行走中华·逐梦深城”实践队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明确了未来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学研融合中的努力方向。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