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七彩传心语,微光汇星河

    发布时间:2025-09-06 阅读: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孤独症儿童群体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 “从心出发,点亮星空”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暑期前往淮安市博爱康复中心,为孤独症孩子们开展 “七彩假期” 暑期关爱课程,致力于让每一个孤独症孩子都能在爱与关怀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光芒。

IMG_256

  图1

  01深耕问需,初探星途

  “如何走进‘星星的孩子’”是志愿队成员初次接触孤独症儿童时面临的关键挑战。为打造真正因需施教、精准赋能的关爱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专业而温暖的陪伴,志愿队确立了“先调研,优备课,重反馈”的行动策略。经过前期的细致调研与跟班陪护,队员们从初见孩子们时的忐忑,到逐渐熟悉每个孩子的特点,真正做到从日常陪伴中了解孩子,从专业教师中汲取智慧经验,根据反馈优化调整,为关爱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目标导向。

IMG_257

IMG_258

  图2-3

  02 多元赋能,循光而行

  音乐疗愈,轻启心扉。 音乐课上,律动感十足的奥尔夫音乐活跃了课堂氛围。队员们化身“节奏引路人”,引导孩子们感知节奏,示范身体如何随旋律跃动。在耐心陪伴和协助下,孩子们从最初的试探性点头,到渐渐能够跟随节拍努力拍手、跺脚,在音乐中慢慢放松下来。当孩子们勇敢地走上台前,在队员的帮助下完成一整套律动操时,掌声应和着节拍响起。音乐悄然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在旋律中感受到纯真的快乐,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团队和小朋友的距离。

IMG_259

  图4

  创意表达,释放真我。为回应康复需求,锻炼孩子们手部精细能力,并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自我,志愿者们特别开设粘土创意绘画、吸管巧手搭建等系列手工课程,为孩子们提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五彩斑斓的粘土在孩子们的手中揉捏、塑形,渐渐化作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粘土画;吸管搭建“工程”妙趣横生,孩子们专注地挑选着不同颜色的吸管,在队员们的手把手引导和轻声鼓励下,小心翼翼地拼接、插稳;不算常规的折纸成果折射出他们独特的思考……孩子们用双手将内心的想象与情感具象化为独一无二的创作,在其中体验成就感,更提高了动手能力和专注度。

IMG_260

IMG_261

  图5-6

  趣味情景,寓教于乐。志愿团队巧妙结合时代热点,开展系列趣味活动,融入健康知识、安全常识科普、垃圾分类常识等内容,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生活知识与安全常识。安全科普课上,踩数字模拟拨打应急电话,将数字教学与安全知识相结合;垃圾分类小赛场里,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借助多媒体互动,出色地完成垃圾投递任务;健康科普课上,“健康跳跳棋”成为孩子们的助学好伙伴。通过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在探索的乐趣中提高了安全意识,积累了生活技能。

IMG_262

  图7

  故事接龙,衍说西游。常规课程外,志愿队深挖淮安“西游故里”文化基因,将专注力训练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团队巧妙运用沙包、飞盘等教学工具让孩子们在接力尝试中完成对于西游故事的独特表达,以肢体语言为主,鼓励口语表达,瞄准“稳稳接住”的练习目标,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与动作支配能力。

IMG_263

  图8

  03众爱成翼,微光恒驻

  在课程结束后,团队全面总结了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记录以及各自的特点,在与教师的复盘反馈中优化个性化干预方案,致力于为推动普特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化发展贡献有效志愿路径。团队成员与康复中心结成长期对接服务关系,并持续跟进了后续的“家庭喘息服务”宣传工作,努力让星星的孩子被更多人看到、倾听、理解,让志愿微光化作守护星光的恒久力量。

  微光点亮星语,七彩筑梦童心。每一份志愿力量,都是照亮特殊儿童康复之路的温暖星光;每一次真情付出,都在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铺就基石。此次志愿活动不仅增进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群体的理解与关注,更展现了团队成员的责任与担当。当点点微光在守护中汇聚,便是这片星空最温暖的光芒。

  (供稿:钱源源 )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