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森”灵奇愈社会实践队:武当林中授养生课,社区院中开环保班

    发布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森“灵奇愈社会实践队
   当太极招式与武当山雾霭同频呼吸,当稚嫩童声在社区喊出环保誓言,一条连接自然疗愈与生态保育的实践路径渐次清晰。2025年7月16日,湖北医药学院“森”灵奇愈实践队第十九天的行程,以武当山的晨曦为起点,以路北社区的夕阳为终点,在身体力行中诠释人与自然共生理念。
  山林晨韵:健康服务融于自然节律
  清晨的武当山南神道景区,薄雾萦绕青峰。实践队员列队观景平台,身形随太极起势缓缓舒展。队长率先引动,队员默契相随,招式流转间与鸟鸣风吟交织成律。晨练间隙,队员们就地支起服务台,为晨练居民开展健康监测。
  “建议您等日照充足后再登山,山间湿气对关节影响明显。”队员为一位老人测量血压后,结合山区气候给出调养建议。服务过程中,队员们将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语言,从饮食调节到运动时机,从草药茶饮到起居细节,让健康守护浸润生活日常。常年在此晨练的王阿姨坦言:“这些孩子把关怀藏进每一句叮嘱,像家人一样贴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山林间演练太极。黄雪颖供图)
  童心育苗:环保信念扎根社区土壤
  午后,实践队转场至武当山路北社区活动中心。未及进门,孩童的欢笑已扑面而来——实践队联合怡敏社会实践队协同筹备的“森林守护者”课堂正待启幕。
  队员通过森林动画短片,向孩子们揭示生态奥秘:“大树是地球的‘肺’,可如今有些森林正在消失……”画面里无家可归的动物引得孩子们眉头紧锁。互动环节,一双双小手争先举起:“要节约用纸!”“不能乱丢垃圾!”队员们随即分发环保手册,将“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等理念转化为童言童语里的“守护魔法”。
  手绘徽章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伏案创作,笔尖流淌出抱松果的松鼠、长蘑菇的树根,更有男孩在徽章边缘勾勒爱心:“这样森林就不会疼了”。当佩戴自创徽章的拳头齐齐举起,清澈誓言响彻房间:“我志愿守护森林,节约滴水,爱护花草!”活动尾声,队员们送出绿植盆栽与环保书签,让守护的承诺具象生长。
  
(图为社区孩童们亲手设计森林徽章。黄雪颖供图)
  双生共融:自然馈赠与回馈的闭环
  返程途中,武当山峦隐入暮色。队长翻阅当日日志,笔尖流淌出感悟:“疗愈无需刻意宣讲,守护不必声势浩大。当太极与山风共鸣,当健康建议融入方言,当儿童誓言点亮双眸,生态理念已如晨雾般无声浸润。”
  从山林到社区,从汲取到反哺,这支实践队在自然疗愈与生态守护间搭建起动态纽带。正如队长所言:“我们既是自然的受惠者,更是永恒的守护者。”那些藏于太极招式里的敬畏,刻在童真誓言中的责任,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森林最葱茏的诠释。(通讯员:孔妍颜 徐小康)
  
(图为“森”灵奇愈社会实践队与怡敏义务支教社会实践队、社区儿童合影。黄雪颖供图)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