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九年公益路育科学新芽 东林小水滴课堂点亮青少年探索之光

    发布时间:2025-08-30 阅读: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逐梦东林”小水滴公益课堂实践团队 郎曈彤
  七月盛夏,科学筑梦正当时。2025年7月17日至20日,东北林业大学“逐梦东林”团队打造的小水滴公益课堂再度启航,为期四天的沉浸式科学课程为青少年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作为坚守九年的公益教育品牌,该课堂以专业化教学践行科学育人初心,用接力式坚守响应国家青少年科学教育战略,为培育新时代创新后备力量注入高校动能。​
  开营仪式上,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侯利军、辅导员李晨及栾晓欣老师相继发言,为活动拉开序幕。栾晓欣老师详细解读了课程体系架构、教学实施标准及项目历年荣誉,从教育理念到实践成果的全面呈现,让参与青少年与家长对这一公益项目有了清晰认知,为家校协同共育筑牢基础。仪式落幕即开课,首期《隐形的神秘世界》课程迅速点燃探索热情——硕士研究生授课团队通过趣味微生物知识讲解与规范实验操作指导,带领孩子们直观“看见”微生物世界,深入理解手部清洁的科学原理,让卫生防疫理念在实践中自然渗透。​
  
  “从生活到科学”的教学逻辑贯穿课程始终。物理学科课程中,《光的神奇之旅》以彩虹生成实验解锁光的色散奥秘,《奇妙的声音世界》通过简易土电话制作揭示声音传播规律,抽象的物理原理在动手实践中变得可触可感,引导孩子们养成“观察-提问-探究”的科学思维习惯。​
  
  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则尽显专业底蕴。《指纹的秘密》课程通过分类讲解与提取实验,让青少年在操作中认知生物个体的独特性;《神奇的生命密码DNA》课程联合NEFU–China的iGEM团队共同开发,以香蕉DNA提取实验为载体,将蛋白质与DNA的微观世界生动呈现,让前沿科学知识走进青少年视野。​
  收官阶段的《看不见的魔法》课程系统解析静电现象,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常见物理现象的理性认知。同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由校朋辈心理互助中心设计亲子互动游戏,让心理知识在欢乐中传递;与植物网联盟合作的临场研学活动,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植物认知实践,构建起科学与人文并重的育人场景。​
  
  据统计,本次公益课堂通过四大领域六类课程的系统实施,为参与青少年提供了微生物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及生态学的综合性科普,累计完成70余人次的实验操作指导。九年深耕中,东北林业大学“逐梦东林”团队以专业化教育供给为核心,构建起可持续、可复制的公益教育模式,用高校智慧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添砖加瓦,让科学星火在公益课堂中持续燎原。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