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帝乡文脉 感悟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来源:张文杰

探寻帝乡文脉 感悟文化传承

  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8月15日,滁州学院“从乞丐皇帝到开国君王:朱元璋与凤阳的文化印记”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安徽凤阳,围绕“朱元璋与凤阳的文化印记”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在走访古迹、问卷调查、收集故事中,解锁这座古城与明朝开国皇帝的深厚渊源。
  实践团首站来到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工作者的带领下,队员们近距离观察残存的午门基座、护城河遗址与雕花石构件,指尖触碰历经六百年风雨的砖石,耳畔回荡着“中都建罢都城迁”的历史回响。“明中都虽未完全建成,却是朱元璋‘肇基帝业’的重要象征,其建筑规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北京故宫。”遗址公园讲解员的介绍,让队员们对“凤阳乃明朝文化源头之一”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大家边听边记录,用镜头定格历史遗迹的细节之美。
 
  随后,实践团前往凤阳鼓楼、明皇陵等地。在明皇陵,队员们驻足于朱元璋为父母修建的陵墓前,仔细研读碑文上的“龙兴之地”记载,了解到朱元璋称帝后对家乡的情感寄托——不仅重修皇陵、减免赋税,更推动凤阳成为明初重要的文化与经济节点。“当地老人说,朱元璋曾想将都城迁回凤阳,虽未实现,却留下了许多与他相关的传说,比如‘凤阳花鼓’里就藏着他的故事。”实践团成员吕荣志分享道,为收集这些民间记忆,队员们还走进凤阳老街,与非遗传承人交流,记录“凤阳花鼓”中关于朱元璋的唱段,感受历史在民间艺术中的鲜活传承。
 
  调研期间,实践团访还访谈过凤阳文化专家,系统梳理了朱元璋对凤阳的影响:从“龙兴寺”的修建到地方方言的演变,从农业政策的调整到民间习俗的形成,朱元璋的印记已融入凤阳的城市肌理。
 
  “这次实践让我们跳出书本,真正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实践团张文杰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挖凤阳的帝乡文化资源,通过线上展览、校园宣讲等形式,让“朱元璋与凤阳”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助力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此次暑期实践,不仅是一次学术调研,更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为大学生搭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也为地方文化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撰稿人:张文杰
日期:2025年8月26日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探寻帝乡文脉 感悟文化传承
  • 2025年8月15日滁州学院“从乞丐皇帝到开国君王:朱元璋与凤阳的文化印记”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安徽凤阳,以“朱元璋与凤阳的文化
  • 2025-08-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