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企业力量下的乡村振兴:明富魔芋产业链的“安康样本”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
    来源:芋能兴乡团队
2025年7月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汉中&安康“芋你同锌·绿能兴乡”实践队走进安康市岚皋县明富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进这个以“秦巴明珠”为愿景定位的农业龙头企业,实践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一个现代农业企业如何从田间地头链接国际市场,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
一、 一线观察:从田间魔芋到国际品牌
在公司总经理周益斌的带领下,实践队首先参观了魔芋种植基地。队员们惊讶地了解到,魔芋分“公母”之分,公魔芋还能结种,成为后续育种环节的种源保障。随后,大家走进了自动化车间和产品展厅,在那里,一系列冠以“明珠”品牌的魔芋制品整齐陈列,从传统魔芋粉、魔芋豆腐,到即食健康零食,种类丰富、包装现代,部分产品更已出口海外,甚至为国际大牌代工生产。周益斌表示:“我们希望借助汉中境内的跨境电商平台,让这些产品被更多人看到,真正把‘秦巴的明珠’推向世界。”
产品制作过程不仅融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也体现了精细工艺。例如,脱碱环节采用三浸三泡流程、精确控制pH值在4.0–4.2之间,通过柠檬酸中和和脱碱提纯,使产品口感与品质均达到出口标准。此外,公司对魔芋精粉的颗粒度、均匀性、水溶性等也设有严格标准,周总表示:“我们通过沉淀测试和加水比例实验,可以直观看出粉的纯度和加工稳定性。
二、 企业逻辑:让振兴走进百姓家
访谈中,周总强调,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关键不仅是“赚利润”,而是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共赢关系”。“光靠农户自己干是不行的,企业就得挑大梁。”明富公司现已为本地提供超300个稳定就业岗位,并计划明年在汉中建厂,新增就业预计超400人。
更具前瞻性的,是公司与合作社之间建立的“保底收购”机制: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仍按保底价收购,市场价上涨时按市价走,并为每吨原料补贴1分钱,激励农户精细化管理。这种机制在降低农户风险的同时,也为企业保障了稳定原料供应,形成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政府补贴,也不能指望短期热情。企业要做的是构建长期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真正带动农民增收。”周益斌坚定地说。
三、 生态理念与技术支撑并进
明富公司对“绿水青山”的理解,不止停留在理念层面,更落脚于产业生态。魔芋本身属于低碳环保作物,不需要大量化肥,适合在岚皋这样的生态地区种植。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硒+魔芋”的富硒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使生态保护与产业效益实现双赢。
与此同时,企业还得到了地方技术体系的有力支撑。周总提及,明富与安康市下设的“魔芋产业发展中心”——原“魔芋局”保持密切合作,获得了技术骨干、示范种植指导和新品种试验支持。这一全国唯一的魔芋专业技术机构,隶属农业农村局,承担魔芋育种、病害防治、种植规范等科研任务,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强大“智力后盾”。
四、 实践感悟:青年触摸到产业的温度
实践队员在参观与访谈后纷纷感慨:“原来乡村振兴不是写在纸上的计划,而是企业工人手上的一袋袋产品、农户手里的一份保底合同。” “秦巴的明珠,要变成世界的明珠!”这不仅是企业的野心,更是这片土地希望与发展的写照。
一名成员写道:“企业把魔芋种进了市场,把农民带进了现代农业。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产业振兴,而不是概念炒作。”
在岚皋,明富公司用一粒粒魔芋,编织出一张产业联结网:农户、合作社、政府、企业共同参与;种植、加工、电商、出口步步推进;绿色农业、智能制造、品牌塑造层层加码。
这不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故事,而是乡村振兴在现实土壤中的一次深耕:从种下一棵魔芋到养活一方百姓,从走出秦巴到通向世界。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