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苏州农职院学子沿着红色足迹开展研学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吴诗瑶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重温英雄记忆,传承红色基因。7月28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韵红途”青年研学实践团走出课堂,追寻先辈足迹,以“实地走访+沉浸体验”的方式,踏上了社会实践之旅。团队紧扣“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教育”主题,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通过查阅苏州革命史料、整理历史事件时间轴、拟定实地走访问题清单,让成员们在出发前便对苏州革命历程有了系统认知;同时开展行前动员,明确研学目标与纪律要求,为后续实践活动筑牢基础。随后,实践团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先后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及苏州烈士陵园,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博物馆里忆峥嵘,循着足迹再出发
  带着前期积累的历史认知,实践队首站来到苏州革命博物馆。馆内的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将文字记载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泛黄的战报记录着战役部署的细节,锈迹斑斑的步枪见证着烽火岁月的厮杀,布满弹痕的军装仿佛能让人想起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的呐喊。成员们驻足凝视,不时交流:“原来这段历史在苏州革命进程中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这些文物就像历史的注脚,让大家更懂‘坚守’二字的重量”。参观接近尾声,成员们在研学报告中写下:“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故事都直抵人心,让大家更深刻理解了背后的意义,正是无数战士前赴后继,才铺就了苏州的解放之路。”而在他们冲锋之前,早已有人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图为实践队员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展品前驻足学习吴睿摄
  探访支部旧址,筑牢信仰之基
  走进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驻足在复原的办公场景与历史文献展区前,仿佛看到1925年这里如何在白色恐怖中诞生苏州第一个党组织,如何通过秘密宣传、发动工人运动,为后来的武装斗争积蓄力量。“原来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在这里播下了种子”“正是这些早期共产党人的坚守,让‘为人民而战’的信念能代代相传”,成员们边听边记,在震撼与感动中深刻体悟红色基因的延续与传承,更坚定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听讲解员介绍支部历史吴睿摄
  烈士陵园寄哀思,献上花圈敬英烈
  活动的最后,实践队怀着肃穆的心情前往苏州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中,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庄重。成员们列队走向纪念碑,整齐摆放花圈,鞠躬默哀,以此告慰那些并肩作战却没能见证胜利的英烈。默哀毕,团队成员缓步绕行纪念碑,仿佛能听见他们在战斗中共同喊出的口号。
 
 图为实践队员在苏州烈士陵园向纪念碑献花鞠躬吴睿摄
  此次“苏韵红途”青年研学实践团红色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四步研学法”,让青年学生在“前期研学积累-参观博物馆印证史实-探访支部旧址叩问初心-瞻仰烈士陵园缅怀忠魂”的连贯体验中,在“听、看、思、悟”中完整触摸了苏州革命历史的脉络。团队成员表示研学不是简单的“打卡”,将持续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研学中收获的感动震撼转化为“强国有我”的青春动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荣光。
  
图为团队大合照吴睿摄
  (通讯员:吴诗瑶)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