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医学子助力哮喘儿童夏令营:创新健康科普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叶佳颖
        多彩大学生网南京8月3日电(通讯员 叶佳颖) 2025年8月3日,南京医科大学"控糖脱敏护成长之路,接苗防疫守青春之盾"实践团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南京市儿童医院第29届哮喘儿童夏令营,在浦口区江苏格冠生态园协同开展健康科普创新实践。团队协助儿童医院将医学知识转化为游戏化教学与非遗体验,助力30余组家庭掌握环境诱因识别及哮喘规范管理技能,探索儿童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沉浸式路径。

  开营仪式与专家授课:聚焦疾病管理本质
  活动在早晨9:30准时拉开序幕,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田曼教授发表了激情洋溢的开营致辞,标志着第29期哮喘夏令营正式开启。紧接着,呼吸科的多位资深专家为在场的家长和儿童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内容涵盖了儿童哮喘的诊治、家庭管理以及心理调适等重要主题。赵德育主任的《哮喘为何要规范治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哮喘治疗的重要性与原则,田曼主任详细讲解了儿童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的原理与实践,帮助家长们全面了解该治疗方式的必要性与效果;刘峰主任通过案例分享,引导家长理解如何从症状消失到降低哮喘风险的心理转变;陈蒙主任为家长们剖析了如何科学解读哮喘常规检查数据;郦琳琳主任向家长们细致科普了儿童哮喘控制和缓解药物;许长娣副主任则介绍了哮喘儿童康复运动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田曼教授发表开营致辞。张婧菡摄)
  
  双场景问答:小手构筑健康认知长城
  过敏原猎人游戏区内,两张场景挂图如同展开的战场沙盘。左侧卧室图清晰标注床铺、书桌、衣柜等区域,潜伏着绒毛质感的尘螨团、油漆桶图标、宠物毛发簇和霉斑磁贴;右侧操场图呈现跑道、绿植区、街道等场景,暗藏花粉云朵、冷空气雪花、汽车尾气图标及蚊虫标识。主持人刚发出"卧室刺客现身"的指令,二十余只手臂如林举起。扎麻花辫的小女孩箭步上前,将尘螨磁贴精准按压在枕头上:"它们最爱躲在暖被窝里开派对!"当冷空气雪花图标在操场区亮起,穿蓝色运动服的男孩迅速抢答:"晨跑时它会钻进喉咙搞冰冻袭击!"立即将口罩防护卡覆盖其上。多名家长在孩子指出"新书桌散发刺鼻气味"后,当场开启手机查询环保涂料认证标准。防护策略讨论环节更引发家庭头脑风暴,有父亲提出"给宠物设立室外梳毛区",有祖母记录"每周二四高温洗晒日程",将防护指南中的"湿度40%-60%"等抽象参数转化为具体家规。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过敏原猎人”游戏互动。张婧菡摄)

  漆扇密码:呼吸自由的跨媒介叙事
  非遗漆扇工作台前,医学与艺术展开对话。"医生说我肺里的小喇叭爱发脾气,"一名十岁患儿边用蚌壳刮涂蓝色大漆边解释,"但游泳能让它唱平稳的歌。"她在扇面勾勒波浪纹泳道,实践团队志愿者在旁协助调色。这种健康叙事创作源于团队的设计理念:将奥运冠军阿德里安战胜哮喘的案例转化为视觉符号。当小朋友在扇柄系上写有"每日吸药"的蓝丝带时,其父在承诺树便签写下:"暑假尝试为孩子报名游泳课"。漆扇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将医疗行为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情感符号。

  (图为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制作漆扇。张婧菡摄)

  果园实训:汗水浇灌的呼吸自由
  生态葡萄园里,沉甸甸的果穗垂坠藤架,紫玉般的果实掩映翠叶间。孩子们踮脚托起葡萄串,鼻尖轻触果香深吸气,胸腔随饱满的呼吸缓缓起伏;搬运满载的果筐时,志愿者引导他们用规律长呼缓解负重,呼出的气流拂动额前汗湿的发梢;清洗环节更成呼吸控制力的考验——孩子们屏息搓揉沾着白霜的葡萄粒,专注数着"五秒浸泡,十秒揉洗",水花溅湿的袖口映着阳光闪烁。
  
         树叶誓言:稚笔写就的健康承诺
  承诺树前,孩子们趴在长桌前,小脸写满专注。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咬着铅笔头,工整誊写:"今天的活动很有收获。医生讲了很多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我们要听医生的话。同时在好玩的游戏中,加深了哮喘知识。"写至"听医生的话"时,他特意用荧光笔描粗笔画。旁边穿条纹T恤的女孩在母亲指导下绘制示意图:左侧画着戴口罩的小人抵御"冷空气雪花",右侧描绘除螨仪攻击"尘螨团",中间标注"每周三55℃洗床单"。
  最动人的是角落里的场景:七岁男孩攥着彩笔,父亲半蹲着轻握他的手:"想想今天学到的防护妙招?"孩子思索片刻,在树叶便签画上两个相连的爱心:"爸爸戒烟,我记吸药,一起保护小喇叭(肺)!"母亲拍下这温馨时刻。实践团队志愿者观察到,超过60%的家庭以协作方式完成承诺书,父母引导孩子将医学知识转化为个性化行动指南。

  (图为小朋友在“健康承诺树”上写活动感悟。张婧菡摄)

  公益平台:知识、情感与使命的融合
  本次夏令营通过专家授课、场景游戏与自然实践三维体系,构建起哮喘防治的深度学习平台:专业课程传递最新医学知识,游戏化教学实现认知转化,亲子协作强化情感联结。南京市儿童医院持续29年开展此项公益行动,形成"医学专业支撑-高校志愿协同-家庭能力建设"的闭环模式。南医大学生在转化医学知识为游戏道具、指导自然呼吸训练等志愿服务中,深化了公共卫生实践认知。夕阳中,孩子们挥舞着漆扇奔向父母,扇面上蓝色彩波与葡萄藤影交织,绘就通往自由呼吸的未来图景。

  (图为哮喘夏令营合照。南京市儿童医院摄)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