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用代码点亮童心,以陪伴助力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河海大学“数字赋能筑梦·春风智汇微光”实践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微光如炬、点滴汇聚,足以照亮他们探索科技的征途。为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河海大学“数字赋能筑梦▪春风智汇微光”实践团联合春风里志愿服务中心、春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7月10日赴常州市金坛区春风社区开展暑期专项实践活动。
实践团于春风社区合影卢怡欣供图

编程启蒙:在趣味中探索代码世界
  作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学生,实践团成员将编程的魅力带给了社区孩子们。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团队精心选择了操作简便、趣味性强的micro:bit作为教学载体。
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介绍microbit课程卢怡欣供图
  在“猜拳小游戏”课堂上,成员们没有急于讲解复杂知识,而是先以生动的演示点燃兴趣。“看,这个小小的设备就像魔法盒,能听懂我们的指令!”当micro:bit屏幕上跳出“石头”“剪刀”“布”的图案时,孩子们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随后,成员们将编程逻辑拆解为简单步骤,从设置出拳选项到编写胜负判断,步步引导。“我们可以把出拳选项想象成三个小伙伴,让micro:bit认识它们。”形象的比喻让抽象概念变得可感。看着孩子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兴奋交流,成员们倍感欣慰。当程序成功运行,孩子们欢呼雀跃地与同伴对决时,所有的精心准备都化作了值得。“我成功啦!”一个小男孩激动跳跃的身影,深深印在成员心中。
孩子们拿着自己编好的程序,和实践团成员进行猜拳卢怡欣供图
  “寻迹小车”课程则更注重自主探究。从硬件组装到代码调试,成员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别怕出错,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孩子们分组协作,有人组装,有人编程。调试时,面对传感器灵敏度问题导致小车“不听话”,他们毫不气馁,围拢讨论或主动请教。当合作解决难题、小车稳稳沿轨迹前行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成就感,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围在孩子身边,指导他们操作循迹小车卢怡欣供图

生活解码:趣味视频揭秘二进制
  为展示代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团队特别准备了二进制主题趣味视频。动画生动演示了二进制如何在计算机中传递信息,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惊叹连连。视频结束后,成员们用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看,电灯‘亮’或‘灭’,就像二进制的‘1’和‘0’。”配合手势和写有0、1的卡片,孩子们通过排列组合表示数字,在游戏中轻松理解了基本原理。“原来电脑游戏背后是这样运作的!”一个孩子恍然大悟。活动不仅普及了知识,更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技的热情。
孩子们聚精会神观看二进制趣味视频朱家源供图

课程打磨:实践中领悟因材施教
  为让课程更贴合孩子需求,实践团在筹备阶段反复打磨教案。他们深知,面对不同年龄、性格的孩子,需灵活调整方法。
  编程课上,“条件判断”被比作“选择路口”,“代码组合”类比“积木拼接”,化抽象为具体。试讲中,成员们不断调整语言风格与节奏,力求生动易懂。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特点,成员们用故事导入:“从前有个小机器人想和小朋友玩游戏,却不知如何出拳……”瞬间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遇到畏难的孩子,一句“再试一次,你离成功不远了”的鼓励,往往比直接指导更有效。这些调整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更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因材施教”的真谛。
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讲解ai模型卢怡欣供图

趣味活动:在欢乐中陪伴成长
  除编程课外,实践团还策划了趣味知识问答与人际交往小课堂,全方位陪伴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参加彩绘鸡蛋趣味活动卢怡欣供图
  知识问答环节涵盖自然科学、生活常识、安全知识等内容,并设置了抢答器和小奖品。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举手。“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过马路要注意什么?”一个个问题抛出,现场气氛紧张又欢乐。答对者兴高采烈,答错者也认真聆听讲解。活动后,一个孩子拉着成员的手说:“原来科学这么有趣,我以后要学更多知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成员们——点燃兴趣,比单纯传授知识更为珍贵。
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举行知识问答卢怡欣供图
  人际交往小课堂通过“棋艺比拼”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倾听、表达与协作的意义。
实践团成员带孩子们下象棋卢怡欣供图
 
社区走访:用关爱传递温情
  实践期间,团队还走访了春风社区特殊家庭,为老人送去关怀。成员们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点滴,了解健康需求,用真诚交流拉近距离。
  团队携带血压仪为老人测量。“奶奶,放松点,我们量下血压看看情况。”成员一边温柔操作,一边细致询问用药和作息,叮嘱健康注意事项。测量数据被详细记录,方便老人及家人了解变化。老人们感动不已,连声道谢:“现在的年轻人真懂事,太谢谢你们了!”这次走访不仅让老人感受到社会温暖,也让成员们体会到基层服务的意义,坚定了回馈社会的决心。
实践团成员为老人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朱家源供图

实践成长:双向奔赴的珍贵收获
  春风社区的时光,对实践团成员而言意义非凡。他们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不仅是编写代码的工具,更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目睹孩子们从编程零基础到独立完成项目,从羞涩寡言到主动分享,成员们更加确信:教育是用真诚与耐心陪伴每颗心灵探索世界。

成员感悟
队长卢怡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春风社区之行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成长修行。怀揣对编程的热忱而来,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收获了远超专业的人生启迪。当孩子们围着micro:bit欢呼,我懂得了编程启蒙的意义远超代码本身。猜拳课上,胜负逻辑化作雀跃尖叫,“选择路口”的比喻已在心中埋下逻辑思维的种子;寻迹小车调试时的皱眉与欢呼,合作中的争执与击掌,让我看见教育最生动的模样。计算机科学不仅是代码与算法,更是连接人与世界的桥梁。孩子们的笑容教会我用更柔软的方式对待专业,用更真诚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段时光是我行囊中最珍贵的财富——它提醒我,真正的成长,永远发生在用心付出的瞬间。
队长给孩子讲题杨健供图


队员万盛(软件工程专业):
  这个夏天,在春风社区的时光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场双向成长。我们深刻体会到,软件工程的知识不仅能编写代码,更能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看着他们从零基础到独立完成项目,从羞涩到主动分享,我们更加坚信:教育是用真诚与耐心陪伴每颗心灵探索世界。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收获,让专业知识在更多领域绽放价值。
队员给孩子们上编程课卢怡欣供图


队员杨健(计算机专业):
  七月的阳光炽烈,一如我们初抵金坛时内心的热忱。这段充盈的时光里,我第一次真切地将所学代码转化为孩子们眼中的星光与指尖下的可能。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的回响。微光虽弱,汇聚成炬便能驱散迷雾;春风虽柔,持续吹拂终可唤醒种子。金坛之行,于我是一次铭心的“数字赋能”初体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觉醒。未来,我愿以专业为犁,深耕需要科技光芒的土壤,让每一次代码跃动都成为点亮梦想的“微光”,让知识的春风吹向更辽阔的远方。
队员教孩子们编程序万盛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成员们传递知识与欢乐,自身收获颇丰。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应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成员们从最初面对课堂喧闹手足无措,到学会吸引孩子注意;从专注代码编写,到能转化晦涩术语,锻炼了知识转化能力,领悟到代码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团队协作在课程筹备与活动执行中作用重大,成员各司其职又互相补位,促成实践成功。
  未来,成员们带着收获前行。他们牢记总书记嘱托,计划在专业学习中注重知识实用性与传播性,探索编程与公益宣传、适老化智能工具等领域结合,让知识发挥更大作用。他们会整理活动经验,延续教育火种,还将积极参与基层服务,贡献社会。
  相信春风社区的孩子们会带着暑期记忆,在知识海洋中健康成长。那个说“科学很有趣”的孩子或许投身科研,游戏中学会协作的孩子可能成为班级领头人。在总书记关怀指引下,实践团与孩子们双向奔赴,成为彼此成长路上的温暖注脚,激励人们共筑中国梦。
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影卢怡欣供图

通讯员陈一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深耕课堂育新苗,武术课堂砺精神
  • 8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志愿服务团高密支教进入第四天。支教活动渐入佳境,在前几日课程及课业辅导的基础上,志愿者们结
  • 2025-08-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